
峻偉。 清 莫友芝 《<巢經巢詩鈔>序》:“而才力贍裕,溢而為詩,對客揮毫,嶲偉宏肆,見者詫為講學家所未有。”
“嶲偉”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典文學語境中。根據搜索結果中唯一相關的網頁信息(),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清代學者莫友芝在《巢經巢詩鈔序》中曾用此詞描述詩文風格:“對客揮毫,嶲偉宏肆”,意指詩人即興創作時文辭奔放、氣勢磅礴,展現出超乎尋常的宏偉格局()。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學評論文獻。
嶲偉(suì wěi)是一個漢字詞,意為高山的形狀。它由“山”部和“韋”部組成。
“山”(shān)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山有關的事物。
“韋”(wéi)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與皮革有關的事物。
嶲偉共有16個筆畫。
嶲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字。它描繪了高山的形态,表示山峰陡峭的形狀。
在繁體字中,嶲偉的寫法為“嶼偉”。
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在古時候,嶲偉的寫法可能為“嵾韋”。
例句:
1. 這座嶲偉的山峰氣勢磅礴。
2. 山勢陡峭,形成了嶲偉的景觀。
組詞:
1. 嶲狀(suì zhuàng)
2. 高嶲(gāo suì)
3. 嶲嶺(suì lǐng)
近義詞:
1. 險峻(xiǎn jùn)
2. 急峻(jí jùn)
3. 峭壁(qiào bì)
反義詞:
1. 平坦(píng tǎn)
2. 緩坡(huǎn pō)
3. 丘陵(qiū líng)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