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絡石的别名。常綠攀援木質藤本。夏季開花,花白色,有香氣。莖、葉、果實可入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絡石》﹝釋名﹞引 蘇恭 曰:“俗名耐冬。以其包絡石木而生,故名絡石。山南人謂之石血,療産後血結,大良也。”
“耐冬”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耐冬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别稱,學名Camellia japonica,常見于山東地區,尤其是青島市的市花。其特點包括:
在部分文獻中,耐冬也被稱為“絡石”(一種常綠藤本植物),夏季開白花,莖葉可入藥。但此用法現代已較少見,需注意與山茶花區分。
在青島文化中,耐冬因“雪中開花”的特性成為城市精神象征,代表堅韌品格,并出現在市徽上。
提示:如需具體語境下的釋義,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判斷。
《耐冬》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能夠抵禦寒冷、寒冷環境下的耐寒性。它通常用來形容物品、植物或動物具有較強的抵禦寒冷的能力。
《耐冬》的第一個字是“耐”,它的部首是耒,總共有6筆;第二個字是“冬”,它的部首是冫,總共有5筆。
《耐冬》是由兩個獨立的詞語組成的,分别是“耐”和“冬”。而“耐”意為忍受、抵抗,表示能夠經受住;“冬”則代表寒冷的冬季。因此,《耐冬》的含義是能夠經受住冬季寒冷的考驗。
在繁體字中,《耐冬》保持了同樣的意思,寫法分别是“耐”和“冬”。
根據《康熙字典》,《耐冬》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耐」和「冬」,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1. 這種植物具有很強的耐冬能力,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能生存下來。
2. 這款羽絨服采用了高科技材料,具有很好的耐冬保暖效果。
組詞:耐寒、耐凍、耐寒植物、耐寒動物。
近義詞:抵寒、抗寒、禦寒。
反義詞:怕冷、不耐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