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枉滞的意思、枉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枉滞的解釋

指不得申雪的冤屈或冤案。《宋書·後廢帝紀》:“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猶積。”《魏書·刑罰志》:“如謂規不測之澤,抑絶訟端,則枉滞之徒,終無申理。”《北史·源懷傳》:“時百姓為豪強陵壓,積年枉滞,一朝見申者,日有百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枉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因冤屈或拖延而導緻的案件積壓、未能及時處理。主要從司法和行政效率角度描述一種非正常停滞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 “枉” 指彎曲、不正,引申為冤枉、冤屈(如“枉法”、“枉死”)。
    • “滞” 指停滞、不流通,引申為積壓、拖延、受阻(如“滞留”、“滞銷”)。
    • “枉滞”合義:指因遭受冤枉或處理不公(枉)而導緻案件、事務積壓拖延(滞),無法得到及時、公正的解決。它常特指司法案件因冤情或官吏拖延而長期懸而未決。
  2. 引申義與用法:

    • 司法領域:指冤屈未伸、案件積壓。這是最常見的用法,強調司法過程中的不公或低效導緻問題堆積。
      • 例:《陳書·世祖紀》:“其有深冤钜害,抑郁無歸……宜加搜訪,以申枉滞。” (對于那些有深重冤屈、巨大傷害,抑郁無處申訴的人……應該加以尋訪,以伸張因冤屈而積壓的案情。)【來源:《陳書》卷三,中華書局點校本】
    • 行政效率:泛指因不公正或官僚作風導緻的公務拖延、問題積壓。
      • 例:(雖無直接古籍例證,但邏輯可推)指官府事務因處理不公或效率低下而堆積如山。
    • 人才埋沒:有時可引申指有才能的人因遭受不公(枉)而被埋沒、不得任用(滞)。
      • 例:(此義相對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3. 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冤屈不伸,久拖不決。”【來源:《漢語大詞典》第4卷,第1047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辭源》(修訂本):“冤屈沉滞。”【來源:《辭源》(修訂本)第2冊,第1365頁,商務印書館】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冤屈不得申雪,長期拖延。”【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1602頁,商務印書館】

“枉滞”一詞精準地刻畫了古代司法和行政體系中因不公正(枉) 和低效拖延(滞) 造成的雙重困境,核心在于冤屈未伸、案件或事務積壓。它反映了對司法公正和行政效率的訴求,是理解古代社會治理問題的一個重要詞彙。其現代意義雖不常用,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下仍有其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枉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側重,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古義核心:指冤屈或冤案

  1. 基本定義
    指無法得到昭雪的冤屈或積壓未決的案件。

    • 例證:
      《宋書·後廢帝紀》提到“囹圄尚繁,枉滞猶積”,指監獄中積壓了大量未平反的冤案;《魏書·刑罰志》亦用“枉滞之徒”形容蒙冤難申之人。
  2. 詞義解析

    • “枉”本義為彎曲、不公,引申為冤屈;“滞”意為停滞、積壓。二字組合強調因司法不公或行政拖延導緻的冤案積壓現象。

二、現代引申:事物停滞不前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指“事物無法順利發展,進展停滞”。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邦鄉奔蜂編鐘避詣藏擫曾經唱導大排地中海斐什腐蠹姑娘追骨嵓嵓何仙姑紅門壞蛋彙萃講稿交岔姣豔肌慄淨化金門步吉普嵇阮倦午矩尺具體而微筐床昆刀冷澁了無懼色烈性酒林野流沙蹓彎龍鹽羅浮夢露檄茫茫然馬容憫傷缪缺謬誤囐哒傾下寝弱取急逡循散亡殇宮水壓踏看兔盧亡破圍擊痿瘻霞煥顯章膝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