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扇上作畫。 南朝 齊 謝赫 《古畫品錄·蘧道愍章繼伯》:“竝善寺壁,兼長畫扇,人馬分數,毫釐不失。”
(2).指有畫飾的扇子。 南朝 梁 鮑泉 《落日看還》詩:“雕甍斜落影,畫扇拂遊塵。” 唐 杜甫 《傷秋》詩:“高秋收畫扇,久客掩荊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吳畫餘繡》:“ 康熙 丁未,從同年 徐敬菴 旭齡 處,見 秀水 吳氏 畫扇二:一學 李小将軍 山水,一《洛神圖》,妙入毫髮。”
“畫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結合古籍文獻和現代詞典的解釋如下: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及“畫扇”作為成語,比喻“不切實際的空想或空談”,此用法源自馮夢龍《喻世明言》中的寓言故事。但需注意,這一引申義未見于權威古籍記載,可能為後世文學創作中的引申。
“畫扇”一詞的核心意義集中于扇面藝術領域,兼具動作與實物的雙重指向。若需引用其引申的成語含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并标注來源差異。傳統解釋可參考《古畫品錄》《全唐詩》等經典文獻。
《畫扇》是一個詞語,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即「畫」和「扇」。
「畫」是指用筆刷等工具在紙上描繪圖案、形象或圖畫的行為,也可以指由線條、色彩等元素構成的藝術作品。而「扇」則是指一種用來扇風或作為裝飾的器具。
因此,《畫扇》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指的是用繪畫技法在扇子上繪制圖案或圖畫的一種藝術形式。
「畫扇」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是「田」和「扌」。其中,「畫」的部首是「田」,表示該字在田字旁邊;「扇」的部首是「扌」,表示該字在扌字旁邊。
根據部首和漢字的筆畫數,「畫」的筆畫數為8,「扇」的筆畫數為10。
「畫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藝術形式,源于古代的繪畫和扇子制作技藝的結合。古人常常将自己喜歡的畫作或者詩詞刻在扇子上,以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審美情趣。
在簡體字中,「畫扇」的寫法與傳統扇子一樣,分别為「畫」和「扇」。而在繁體字中,「畫」字的寫法為「畫」,「扇」字的寫法為「扇」。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畫」字的形狀與現代簡化字相似,但有些筆畫的書寫方式不同。而「扇」字則與現代字形有一定差異,例如在古代的寫法中「扇」的上部為「⿰戶⿳⺌⺌」。
1.他以精湛的技藝在畫扇上繪制出美麗的山水圖案。
2.這幅畫扇展示了古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組詞:畫家、扇子、畫筆、扇形。
近義詞:繪扇、繪畫扇子。
反義詞:扇畫、扇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