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惡的意思、國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惡的解釋

指有損國家的壞事、丑事。《左傳·僖公元年》:“公出復入,不書,諱之也。諱國惡,禮也。” 孔穎達 疏:“國内有亂,緻令公出,不書‘公出復入’,諱國亂也。國亂,國之惡事,諱國惡,是禮也。” 宋 江休複 《江鄰幾雜志》:“ 司馬君實 充史讨,白執政:《時政記》、《起居注》皆并不載 元昊 叛命、北戎請地事,欲就樞密府檢尋事迹,以備載録。 龎相 自至史院商量, 孫樸 兼修國史之任,雲:‘國惡不可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惡”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國惡(guó è)指對國家形象或利益造成損害的重大丑聞、惡性事件。具體指有損國家的壞事或不宜公開的負面事件。


二、曆史出處與用法

  1. 《左傳》中的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僖公元年》:“公出複入,不書,諱之也。諱國惡,禮也。”
    孔穎達對此注釋:“國内有亂,緻令公出,不書‘公出複入’,諱國亂也。國亂,國之惡事,諱國惡,是禮也。”
    此處強調“國惡”是涉及國家層面的負面事件,需隱諱以維護禮制。

  2. 古代政治語境
    在封建禮法體系中,史官常通過“不記載負面事件”來維護統治權威,體現“為尊者諱”的傳統思想。


三、文化内涵


四、應用示例


注: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讨論。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及古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