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案籍的意思、案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案籍的解釋

查考典籍。《後漢書·馮異傳》:“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勳烈,披圖案籍, 建武 元功二十八将,佐命虎臣,讖記有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案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àn jí,其核心含義為查考典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2. 出處與用法


3. 字義分解


4. 相關擴展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案籍的意思

案籍(àn jí)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記錄案件的文件或檔案。通常用來稱呼承載着各種案件信息的文件或卷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案:木(mù)

籍:竹(zhú)

案的筆畫數:框、十、幾、刀

籍的筆畫數:竹、竹、人

來源和繁體

案籍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凡祿,諸大夫之祿也;籍,次士之祿也;藏,宿士之祿也。”後來,這個詞的使用逐漸延伸到記錄案件的文件或檔案。

在繁體字中,案籍的寫法為「案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案的字形是由“幾”和“刀”組成的,表示水果被削開時的樣子;籍的字形則是由多個竹子相連形成,代表着竹簡的形狀。

例句

1. 他是這個地區重要案件的主要記錄員,負責整理和管理案籍。

2. 法院需要調取過去五年的案籍,以進行進一步調查。

組詞

案件、案卷、文案、檔案、刑案、民事案、判案

近義詞

卷宗、檔案、案檔

反義詞

案例、案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