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勒掯的意思、勒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勒掯的解釋

(1) [create difficulties]∶刁難

被那裁縫勒掯,隻推生活忙,不肯來做。——《水浒傳》

(2) [embezzle part of what should be issued]∶克扣;勒索

我若要哥哥銀子時,便是兄弟勒掯哥哥。——《水浒傳》

(3) [stop;resist]∶推托;阻擋

那劉秉義隻推女兒年紀尚小,勒掯不許。——《醒世恒言》

詳細解釋

(1).強迫。《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我自半路遇見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絲麻綫,要勒掯我回去?”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三折:“官人,則被你勒掯殺我也。”

(2).故意為難;推脫。《西遊記》第八四回:“哥哥,你勒掯那個哩?不做和尚也容易,隻消半年不剃頭,就長出毛來也。”《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裴九老 跪上去訴道:‘小人因是年老愛子,要早與他完姻。幾次央媒去説,要娶媳婦,那 劉秉義 隻推女兒年紀尚小,勒掯不許。’”

(3).勒索。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一折:“休想肯與人方便,衠一片害人心,勒掯了些養家錢。”《水浒傳》第十七回:“我若要你銀子時,便是兄弟勒掯你。” 清 蔣士铨 《臨川夢·哱叛》:“他将我一捆二十,打得我恨比海深,仇如天大。昨日又勒掯鎮兵花布錢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勒掯”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含義為故意刁難、強迫或克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刁難、強迫
    指用強硬手段迫使他人服從或故意設置障礙。例如《水浒傳》中提到裁縫“勒掯”推脫工作,或《醒世恒言》中父親“勒掯”女兒婚事。

  2. 克扣、勒索
    在財物方面表現為壓榨或索取不正當利益。如《水浒傳》中“兄弟勒掯哥哥銀子”即指勒索錢財。

  3. 方言中的引申義
    部分地區(如北方方言)還表示物質上的限制或不順利,例如小孩成長中吃穿用度受限。


二、讀音與構成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作品:常見于古典小說,如《西遊記》《水浒傳》等,多描述人物間的沖突。
  2. 口語表達:方言中用于抱怨被為難,如“這事辦得真勒掯人”。

四、近義詞與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水浒傳》等文學作品或方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勒掯

勒掯是一個民間俗語,用來形容某種緊縮或壓迫的狀态。通常用于描繪受到限制或束縛的感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勒掯是由勹(包字旁)和亅(豎勾)組成的。勹部表示包裹或收緊的意思,亅部表示壓迫或束縛的概念。這個字一共有9畫。

來源

勒掯最早出現在民間口語中,後來逐漸被寫入文言文和現代漢字詞典,成為漢語的一個常用詞彙。

繁體

勒掯的繁體字是「勒掯」,拼音同樣是lè k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勒掯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總體上仍是由包字旁和豎勾組成,具有相似的意義。

例句

1. 他感到胸悶如帶了一條勒掯的繩索。

2. 當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她仿佛從勒掯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3. 政策的變化使得小企業倍感勒掯。

組詞

勒制、掯制、掯步、勒緊、勒索等。

近義詞

束縛、壓迫、限制、拘束。

反義詞

釋放、解脫、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