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歌的意思、國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歌的解釋

[national anthem] 法定在正式場合代表國家的歌曲

詳細解釋

由國家規定的代表該國的歌曲。通常在隆重集會、國際交往儀式等場合演奏(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歌的詳細釋義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國歌指由國家正式規定的代表該國的歌曲,通常在重要集會、國際交往及莊嚴儀式中演奏,象征國家主權與民族精神。其旋律與歌詞體現國家曆史、文化及政治理念,具有法定地位。

二、法律地位與象征意義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國旗法》,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法定國家象征,與國旗、國徽享有同等地位。演奏或演唱時需莊嚴肅立,不得有損國歌尊嚴。其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源于抗戰曆史,凝聚民族危亡意識,激勵國民團結奮進。

三、文化内涵與社會功能

國歌承載國家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例如,《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于1935年民族救亡背景下,後于1949年政協會議定為代國歌,1982年正式确立為國歌。其功能包括:

  1. 儀式性:用于升旗、國際賽事、外交場合等,強化國家形象;
  2. 教育性:通過學校及社會教育傳遞愛國精神;
  3. 凝聚力:在重大事件中喚起國民情感共鳴。

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法律出版社.
  3.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産黨曆史》. 中共黨史出版社.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鍊接,以上來源标注權威出版物名稱,内容嚴格依據公開出版物定義及法律條文。)

網絡擴展解釋

國歌是國家正式規定的代表本國的歌曲,具有法定地位和象征意義。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功能
國歌是經國家立法或政府确認的樂曲,用于正式場合(如國際會議、慶典、體育賽事)以代表國家。其核心功能包括:

  1. 民族精神的體現:反映國家的曆史、文化和價值觀,如《義勇軍進行曲》激勵中華民族的奮鬥精神。
  2. 凝聚力與愛國情懷:通過激昂的旋律和歌詞,增強國民認同感,如法國《馬賽曲》在革命時期的鼓舞作用。

二、曆史背景
世界上最早的國歌是荷蘭的《威廉頌》(1569年),用于抵抗西班牙統治。18世紀後,國歌逐漸成為現代國家的象征,例如法國1795年将《馬賽曲》定為國歌。

三、中國國歌實例
中國現行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1935年,1949年被定為代國歌,1982年正式确認,2004年寫入憲法。歌詞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體現了民族危亡時期的抗争精神,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四、使用規範
國歌通常在升旗儀式、重大外交活動、體育賽事頒獎等場合演奏,需保持莊重。中國《國歌法》還規定不得在不當場合使用或篡改歌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國國歌的創作背景或法律細則,可查閱相關政府文獻或曆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襃忠把薪助火鼈咳采桑子才行參差乘蜺持勢醇白惙頓當不住得令電解質獨園奉天承運撫勞苻婁副憲海涘翰林院紅鮮厚厚敦敦健兒箭笄角技假虛擊笞解禍積民精爽舊常積祉絶力堪士類選連波臨時抱佛腳昽昽馬徒夢日彌陀榻盤陀路嚬眉三淫商丘視朝孀節鼠豺疏慢順動素沫彈性勢能填溢圖牒往路誤字蝦酣險工賢緼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