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姓。 漢 有 商丘成 。見《漢書·劉屈氂傳》。
“商丘”一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商丘是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河南省東部,地理坐标為東經114°49'-116°39'、北緯33°43'-34°52',總面積約10,704平方公裡。其東接安徽、江蘇,西鄰開封,南連周口、亳州,北靠山東菏澤,是豫魯皖三省交界處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截至1995年,市區人口約28.6萬。
其名稱源于商族人(商朝先祖)曾在此聚居,後遷徙留下的廢墟被稱為“商丘”。“丘”在古漢語中可指代廢墟或高地,因此得名。
如需進一步了解商丘的曆史遺迹(如阏伯台、微子墓)或現代發展,可參考相關地方志或權威地理資料。
商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商指的是商朝,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而丘則表示“小山”的意思。
商這個字的部首是口,意為商業;丘這個字的部首是一,表示山丘。商這個字的筆畫數是5,丘這個字的筆畫數是4。
商丘二字的來源是中國古代的地名,它指的是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的地區。繁體字商丘的寫法跟簡體字一樣。
在古時候,商丘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商在甲骨文中寫作䜣,丘在甲骨文中寫作㠱。
他們在商丘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商務會議。
商丘可以和其他漢字組合成各種詞語,比如商丘市、商丘人、商丘文化等。
與商丘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商山、商地、商嶺等。
與商丘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平原、平地、平丘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