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地位、權力。《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善持勢者蚤絶其姦萌,故 季孫 讓 仲尼 以遇勢,而況錯之於君乎?”《北史·常景傳》:“而惑者見居高可以持勢,欲乘高以據榮。”
持勢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持”和“勢”二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憑借、依仗或掌握某種權力、地位或優勢。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構成及權威引用角度詳細解析:
憑借權勢
指依靠已有的權力、地位或資源優勢行事。
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持”為“握住;掌管”,“勢”為“勢力;權力”,組合引申為“依仗權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維持既有優勢
強調對現有權力或局面的掌控與維持,隱含持續性。
例:《漢語大詞典》注:“持勢,謂保持威勢。”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400-6.
本義為“握住”,引申為“掌控”“維持”。如《說文解字》:“持,握也。”
指權力、地位或情态,如《韓非子·功名》:“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
二字組合後,“持勢”強調對權力資源的主動把控與運用,區别于被動依附(如“倚勢”)。
政治權謀語境
《商君書·畫策》:“持勢而不以德,則必危。”
意為僅靠權勢統治而不施德政,終将招緻危機。
來源:蔣禮鴻. 《商君書錐指》. 中華書局, 1986. ISBN 978-7-101-01544-5.
社會關系描述
《鹽鐵論·刺權》:“大夫持勢以利己,吏胥挾權以牟私。”
批判官員依仗職權謀取私利。
來源:王利器. 《鹽鐵論校注》. 中華書局, 1992. ISBN 978-7-101-00935-2.
多用于文言或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政治學分析中,如:
“古代官僚體系中,持勢者常通過結黨鞏固權力。”
語料參考: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訪問鍊接(檢索詞:“持勢”)。
綜合定義:
持勢指通過掌控權力、地位或資源優勢以維持自身影響力或實現目标的行為或狀态,其語義核心在于對“勢”的主動把握與延續。
“持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掌握或維護權力、地位來鞏固自身優勢。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持勢”一詞承載權力動态的雙重性,既有策略性維護合理地位的智慧,也隱含濫用權勢的風險。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岸谷擺翠拜錢八一建軍節逼冷冰上運動撤圍淳熟鋤耰從心所欲丹頂誕序東跑西颠二獸飛鵲鏡風雲鋼包甘酸甘滋高人雅士古肥今瘠孤雁畫計交結嘉重金錍驚世镌錯撅撒爛舌根兒龍編落落托托母草沐蘭内顧之憂農晨千人聚氣斷擎拳撐腳劬古扔崩揉斲三層大,二層小沈醇牲犢麝香衰序疏敗澍濡私賊聳聽陶唐腿腕子掀天斡地鮮整陷滞閑坐小刀會起義諧晤惜老憐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