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柬埔寨的意思、柬埔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柬埔寨的解釋

東南亞國家。在中南半島南部。面積181萬平方千米。人口1040萬(1995年)。首都金邊。大部分為平原,東、北、西為山地、高原環繞。湄公河流經。境内有大湖洞裡薩湖。熱帶季風氣候。農業國。主要産稻米。吳哥為世界著名古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柬埔寨,在漢語詞典中,是一個專有名詞,指東南亞的一個主權國家,全稱為柬埔寨王國(Kingdom of Cambodia)。該詞在漢語中的基本含義源于對高棉語“Kampuchea”的音譯,意為“柬埔寨人的土地”,常用于指代該國及其相關地理、政治和文化實體。在詞典解釋中,柬埔寨通常被定義為位于中南半島的國家,北鄰老撾,西北與泰國接壤,東與越南毗鄰,西南瀕臨暹羅灣,首都為金邊。該詞在漢語語境中,作為國名使用,體現了語言對外來專有名詞的标準化處理,常見于曆史、地理和政治文本中。

從詞源學角度,柬埔寨一詞的漢語形式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的文獻記載,最初以“柬埔寨”或“柬埔寨國”出現,反映了古代漢語對東南亞地名的音譯習慣。現代漢語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歸類為地名專有名詞,強調其作為國家實體的身份。此外,柬埔寨在漢語中還常與曆史文化元素關聯,例如吳哥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代表,豐富了該詞的文化内涵。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和百度百科相關條目,柬埔寨的定義強調了國家的政治獨立性、民族多樣性(以高棉族為主體),以及其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地位。

為豐富解釋,柬埔寨作為聯合國會員國,擁有悠久的曆史,曾經曆高棉帝國時期和近代殖民統治,這些背景在詞典中常以簡要說明呈現,幫助用戶理解該詞的語境應用。例如,在漢語中,“柬埔寨”一詞可用于描述該國經濟、社會或旅遊方面,如“柬埔寨旅遊業”或“柬埔寨文化”,體現了詞彙的實用性和擴展性。參考世界知識出版社的《世界地名譯名詞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權威資料,柬埔寨的解釋還涉及語言規範,确保在學術和日常使用中的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柬埔寨的國名含義及國家概況可綜合以下信息解讀:

一、詞源解析 "柬埔寨"是對該國高棉語名稱"Kampuchea"(កម្ពុជា)的音譯,其詞根源自古代梵語"Kambujadeśa",意為"占族後裔建立的國家"。中國古籍曾稱其為"吉蔑"或"真臘",明代《瀛涯勝覽》首次出現"柬埔寨"譯名。

二、地理特征 國土面積18.1萬平方公裡,三面環山形成碟狀盆地,中部為湄公河沖積平原。擁有443-460公裡海岸線,洞裡薩湖是東南亞最大淡水湖,湄公河貫穿全境。

三、基礎信息 • 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現任國王為諾羅敦·西哈莫尼 • 首都:金邊(人口約200萬) • 人口:約1600萬(2025年數據),高棉族占80% • 經濟:2021年GDP約270億美元,以農業為主,稻米為主要作物

四、文化符號 佛教為國教,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貨币為瑞爾,國歌《吳哥王國》。曆史上曾建立強盛的吳哥王朝(9-15世紀),現存600餘處古迹遺迹。

注:更詳細曆史演變可參考《柬埔寨版圖變遷》等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安心心閍主便好做不分畛域遲晖瞅睬禫除倒戈典理煅事反脣奉養粉末敷餘官徵和神鴻鹄心矯诏潔居解戰就許橛頭船跨青牛困餧樂德糧戶蓮界林塘利欲熏心亂惑緑柱石滿腔熱枕蔓引株求毛卷門垛眇麼妙顔磨壟逆襲驽箭離弦刨梢瞥見钤括切人棋高一着,縛手縛腳铨簡區有柔細沙水市寸順水順風泗濱寺棘通邑晚老公蕪菁無梁無消說銜膽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