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戾的意思、凜戾的詳細解釋
凜戾的解釋
凜慄。 晉 陸雲 《歲暮賦》:“時凜戾其可悲兮,氣蕭索而傷心。”參見“ 凜慄 ”。
詞語分解
- 凜的解釋 凜 ǐ 寒冷:凜冽。凜凜。 嚴肅,嚴正有威勢:凜然。凜若冰霜。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戾的解釋 戾 ì 暴惡:暴戾。 罪過,乖張:罪戾。乖戾。 至:鸢飛戾天。 筆畫數:; 部首:戶;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凜戾"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合成後的引申義來理解:
-
核心含義:
- 凜:本義指寒冷,如“凜冽”、“凜冬”。引申為嚴厲、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如“凜然”、“威風凜凜”。
- 戾:本義指彎曲、乖張、違背。引申為兇暴、猛烈、乖戾。
- 合成義:“凜戾”結合了“凜”的寒冷、嚴厲和“戾”的兇猛、乖張之意。其核心含義是指(氣候)極其寒冷嚴酷,或(性情、行為)極其嚴厲兇猛、乖張暴戾。它強調的是一種帶有強烈負面色彩的、令人畏懼的嚴酷或兇狠狀态。
-
具體釋義:
- 形容氣候/環境:指天氣極其寒冷刺骨,嚴酷得令人難以忍受。例如:“北風凜戾,吹得人瑟瑟發抖。”
- 形容性情/行為:指人的性格、态度或行為極其嚴厲、兇狠、乖張,不近人情,甚至帶有暴虐的色彩。例如:“其人性情凜戾,動辄發怒。”
-
用法與語境:
- “凜戾”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于書面語或文學性較強的詞彙。
- 在形容自然氣候時,它比“寒冷”、“凜冽”程度更深,帶有一種嚴酷、肅殺、令人畏懼的意味。
- 在形容人物性格或行為時,它比“嚴厲”、“兇狠”更具貶義,強調其乖張、暴戾、不近情理的一面,常帶有負面評價色彩。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該詞典是收錄現代漢語詞彙最全、釋義最權威的大型語文辭書之一。其對“凜戾”的釋義可作為最可靠的依據。雖然無法提供直接鍊接(通常需訂閱數據庫),但其收錄和釋義具有最高權威性。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 古籍用例佐證:該詞可見于古代文獻,用以描繪嚴酷的自然景象或人物的暴戾性格。例如,唐代詩人李賀的詩中或有類似意境(需具體查證)。來源:古典文獻數據庫或相關研究論著(如《全唐詩》電子檢索庫)。
網絡擴展解釋
“凜戾”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寒冷肅殺
指氣候嚴寒或環境冷寂蕭索,如晉代陸雲《歲暮賦》中“時凜戾其可悲兮,氣蕭索而傷心”,描繪了冬日肅殺之景。
- 恐懼戰栗
引申為因寒冷或威嚴而産生的畏懼感,如唐代杜甫詩句“救汝寒凜慄”中“凜慄”即表此意。
二、字義拆解
- 凜(lǐn):本義為寒冷(如“凜冽”),也指嚴肅、令人敬畏(如“凜然”)。
- 戾(lì):古義含“乖張”“暴烈”,但在此詞中與“凜”組合後,實際為“慄/栗”的通假,表戰栗、發抖。
三、用法與示例
- 文學描寫:多用于形容自然環境的嚴酷或氛圍的冷峻,如宋代範成大《吳船錄》中“猶凜慄不自持”。
- 情感表達:亦可隱喻内心的恐懼或敬畏,如“凜戾之氣令人屏息”。
四、相關詞彙
- 近義詞:凜冽、肅殺、凜栗
- 關聯成語:正氣凜然、凜若冰霜
提示: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中。若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班奴飽餐一頓表舉閉關政策冰囊稱喻寵旌賜慶竄徙黨齡道裝大勢所趨鼎覆枌橑付托黃雀伺蟬徽猛講圖監河交執踦重積資麇至沓來句斟字酌客家人哐當曆兵秣馬吏部眠裡堠龍榻矛戈麪木末流女丁婦壬淺數且彌氣急敗喪清頭衾影無愧鵲山湖囷囷塞塵三般兒上醫神泉適稱瘦小梳篦私法送寒衣損己利物特為調解鐵甕通訊荼白翁妪鄉吏消消停停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