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慎毖的意思、慎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慎毖的解釋

謹慎。 宋 王安石 《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禮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館修撰王珪改吏部郎中加食邑五百戶實封二百戶馀如故制》:“往服寵章,愈其慎毖!”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軍機大臣》:“然後機務慎毖,議政之弊始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慎毖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複合詞,由“慎”與“毖”兩個同義或近義字組合而成,共同強調謹慎、戒懼、周密的态度或行為。其核心含義是極其小心謹慎,時刻保持警惕,做事周密以防出錯或發生意外。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字義分解與互訓:

    • 慎 (shèn):本義為“小心、當心、警惕”。《說文解字》釋為:“慎,謹也。” 強調内心的高度警覺和言行的審慎克制,避免疏忽或過失。
    • 毖 (bì):本義也為“謹慎、戒懼”。《爾雅·釋诂》雲:“毖,慎也。” 常與“懲”連用為“懲前毖後”,意指吸取教訓,使今後更加謹慎。其字形含有“必”字,隱含“必須、一定要”做到謹慎的意味。
    • 因此,“慎”與“毖”構成同義複用的關系,通過疊加強化,使“謹慎”的程度更深,更具鄭重、嚴肅的色彩。
  2. 整體詞義:

    • 極其謹慎小心:表示一種超乎尋常的謹慎态度,帶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意味。
    • 深自戒懼:強調内心對潛在風險或錯誤的深刻警惕和戒備。
    • 周密細緻:指在行事時考慮周全,安排細緻,力求萬無一失。
    • 嚴肅鄭重:常用于描述對待重要事務、身處險境或肩負重任時的莊重态度。
  3. 用法與語境:

    • 形容态度或心境:如“心懷慎毖”、“持身慎毖”。
    • 描述行為或處事方式:如“行事慎毖”、“謀劃慎毖”。
    • 常見于正式、莊重或涉及重大責任的場合:如治國理政、軍事行動、外交談判、重大決策等。
    • 常與表示危險、責任、後果的詞語連用:如“處險境而慎毖”、“責任重大,不可不慎毖”。
  4. 近義詞辨析:

    • 謹慎:通用詞,泛指小心仔細。
    • 慎重:強調态度嚴肅認真,不輕率。
    • 審慎:強調經過仔細考察、思考後的謹慎。
    • 謹小慎微:略帶貶義,指過分小心,畏首畏尾。
    • 慎毖:程度最深,強調高度警惕、深自戒懼的鄭重感,文言色彩最濃。
  5. 典籍例證(體現權威性):

    • 雖“慎毖”作為固定複合詞在古代經典中直接用例相對較少,但其構成字“慎”與“毖”的經典釋義和用例奠定了其含義基礎:
      • 《尚書·周書·康诰》:“惟命不于常,汝念哉!無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聽,用康乂民。毖哉!”(此處“毖”即訓為“慎”)。
      • 《詩經·大雅·抑》:“夙夜基命宥密,於緝熙!敬慎威儀,維民之則。”(“敬慎”與“慎毖”義近)。
      • 後世文人在文章、奏疏中常使用“慎毖”一詞來表達嚴肅謹慎的态度,尤其在涉及國事、邊防、禮儀等重大事務時。

“慎毖”是一個表示最高程度謹慎的文言詞彙,融合了“慎”的小心警惕與“毖”的深自戒懼之意。它描述的是一種内心高度警覺、行為周密細緻、态度嚴肅鄭重的狀态,常用于要求極高、風險重大的情境。其權威釋義建立在《說文解字》、《爾雅》等古代字書對“慎”、“毖”的訓釋以及《尚書》、《詩經》等經典文獻的用例基礎上。

網絡擴展解釋

“慎毖”是一個由“慎”和“毖”組成的複合詞,兩者均表示“謹慎”之意,整體含義更加強調小心、審慎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單字解析

    • 慎(shèn):意為謹慎、小心,如《說文解字》釋為“謹也”。組詞如“慎重”“慎獨”均體現此義。
    • 毖(bì):本義為謹慎,如《說文解字》注“毖,慎也”。例如《詩經·周頌·小毖》中“予其懲而毖後患”,強調吸取教訓後的謹慎。
  2. 複合詞“慎毖”的含義
    該詞為同義複指,表示“極其謹慎”。例如:

    • 宋代王安石在诏書中用“愈其慎毖”,要求官員嚴謹行事;
    • 清代昭槤《嘯亭雜錄》提到“機務慎毖”,指處理政務需高度審慎。
  3. 相關用法
    “慎毖”多用于正式文書或曆史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通過“懲前毖後”等成語理解“毖”的謹慎義。

“慎毖”強調對事務的周密與警惕,常見于古代政治、律令等嚴肅語境,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其深層意圖。

别人正在浏覽...

闇惑八國聯軍暴滅博極車戟出蕩鏓硐到口甸服電阙抵戲惇懿惡日房生朏朒高陽公子擱誤拱動宮掖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古老颔聯好乖黑咕籠咚護國軍儉确徼利擊動繼室涓埃來轸冷飕飕略知一二連近練熟獵場黎瘼柳綠六率隆窊毛森骨立彌勒佛廿四橋牛蹄之涔潛精積思啓蕃秋稼戎帳喪隕上下床善靜生死交勝友如雲市樓肆騷宿敗苕帚梯接現代化相風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