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供桌的意思、供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供桌的解釋

[altar] 祭祀時擺放供品的桌子

供桌上擺滿了供果

詳細解釋

陳設供品的桌子。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俺這一班同僚,或在都城衙舍,或在衝要街衢。最不濟,也在人家供桌之下,受些香火。”《紅樓夢》第五三回:“ 邢夫人 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 賈母 供放。” 鄭振铎 《大佛寺》:“佛前有好些大理石的供桌,桌上寫着某人獻上,也顯然是新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供桌是傳統祭祀活動中用于擺放供品和祭器的專用家具,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供桌指廳堂中置于天然幾前的長方形桌子,高度與普通方桌相當。主要功能是陳設香爐、蠟台及各類供品,常見于宗教祭祀、祖先祭拜等儀式場合。

二、曆史演變

  1. 起源階段:商周時期已出現雛形,早期用于放置酒器(樽)和肉類祭品,形制較為簡單。
  2. 發展時期:唐代受佛教影響,造型逐漸精美;明清時期形成卷書式、翹頭式、平頭式等多種樣式,雕刻工藝趨于複雜。

三、文化内涵

•祭祀象征:作為人與神明/祖先溝通的媒介,承載祈福納祥的寓意。 •家具組合:常與天然幾、八仙桌及扶手椅構成古典家具組,體現中國傳統廳堂布局特色。 •文學意象:《紅樓夢》等著作中多次出現供桌場景,反映其在民俗中的重要地位。

四、延伸含義

在成語中可比喻被他人牽制或利用的狀态,如"淪為供桌"指失去自主性。

注:供桌擺放需注意方位,傳統多置于客廳潔淨處,現代家庭可根據空間調整布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桌》的意思

《供桌》是指供奉神靈或祖先的桌子。在宗教儀式、祭祀活動等場合中,人們會将各種供品擺放在供桌上,以示對神靈或祖先的敬意和紀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供桌》的拆分部首有兩個:亠和木。其中,“亠”表示頭部,而“木”則表示木材。

根據《康熙字典》,《供桌》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與繁體字

《供桌》一詞是現代漢語詞彙,其源于古代漢字,具有悠久的曆史。繁體字“供樵”以及其他各地方言、方言也有類似的表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可能略有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錄,古代有些寫作“供梉”、“供膏”等,但都指代與祭祀有關的供奉用具。

例句

1. 在祖廟中,每逢節日,人們都會擺上一張用木材制作的供桌,以供奉祖先。

2. 在寺廟裡,僧侶們會在供桌上擺放各種供品,表達對佛祖的敬意。

組詞

供奉、祭祀、祭拜、祖廟

近義詞

祭壇、爐香、香桌

反義詞

接待台、餐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