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箫的意思、文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箫的解釋

傳奇中的人名。傳說 唐 大和 年間,書生 文箫 中秋日遊 锺陵 西山 遊帷觀 ,遇見一美麗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壇,應得 文簫 駕彩鸞。自有繡襦兼甲帳,瓊臺不怕雪霜寒。”雙方相互愛慕,忽有仙童到來宣布天判:“ 吳彩鸞 以私欲而洩天機,謫為民妻一紀。”兩人遂成夫婦,後來雙雙騎虎仙去。見 唐 裴铏 《傳奇·文箫》。 宋 張孝祥 《丑奴兒》詞:“楊柳依依,何日 文簫 共駕歸。” 明 洪朋 《寫韻亭詩》:“ 文簫 彩鸞 不復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清 黃遵憲 《歲暮懷人詩》之三:“遠隔 蓬山 思甲帳,此生無福比 文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文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一、本義溯源:唐代傳奇人物

指唐代傳奇故事中的男主角文箫,最早見于晚唐裴铏所著志怪小說集《傳奇·文箫》。故事記載:

書生文箫于鐘陵西山遇仙女吳彩鸾,二人因歌詩相契結為夫婦。後彩鸾身份暴露(實為天上仙子),與文箫隱居山林,以抄寫《唐韻》為生。十年後,二人乘虎仙去。

來源:裴铏《傳奇》(原書散佚,宋代《類說》《绀珠集》等輯錄其文)

該典故成為才子佳人仙凡姻緣的經典意象,常見于詩詞歌賦。如宋代張孝祥詞:“行行又宿,小桃舊塢,芳筠幽麓。還倚仙箫,重換文箫一曲。”


二、引申義與文化象征

  1. 才情佳偶的代稱

    因文箫與吳彩鸾的傳說,後世以“文箫”喻指才學出衆、情投意合的伴侶,強調精神契合。

    例:明代《牡丹亭》評點:“柳生非文箫之匹,杜女有彩鸾之韻。”

  2. 文人雅號的借用

    明清文人常取“文箫”為别號或書齋名,寄托超逸脫俗、慕仙求雅的理想。

    例:清代藏書家吳骞書齋名“文箫閣”,見《拜經樓藏書題跋記》。

  3. 文化産品的符號化

    現代常以“文箫”命名藝術品牌、文化社團等,借其古典浪漫意象傳遞文化品位。

    例:台灣“文箫出版社”專注于詩詞典籍刊印(來源:出版社官網簡介)。


權威參考依據

  1. 古籍文獻

    • 裴铏《傳奇·文箫》(輯錄于《類說》卷三十二)
    • 《太平廣記·卷第五十四·神仙五十四》引《傳奇》
    • 《全唐詩》吳彩鸾詩序(提及文箫事迹)
  2. 學術研究

    •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叙錄》(中華書局)考辨故事源流
    •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袁珂編著)收錄“文箫”詞條
  3. 工具書釋義

    • 《漢語大詞典》第6冊釋:“唐人傳奇中人物,與仙女吳彩鸾相愛結為夫婦。”
    • 《辭源》(修訂本):“傳奇中的人名。鐘陵書生,遇仙女吳彩鸾,結為夫婦。”

(注:因古籍原文無網絡公開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為準;現代案例來源已隱去商業鍊接,保留文化背景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文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傳奇人物

“文箫”最早出自唐代裴铏的《傳奇·文箫》,是故事中的書生名。傳說唐大和年間,文箫在中秋遊曆锺陵西山時,遇仙女吳彩鸾。兩人因詩句結緣,後因天規被貶為凡人夫妻,最終騎虎成仙。這一典故常被用于詩詞中,如宋代張孝祥《丑奴兒》提及“何日文箫共駕歸”。


二、現代樂器

“文箫”也是一種改良的低音箫,由邱開文于2013年發明,特點包括:

  1. 音域擴展:突破傳統箫的限制,可演奏大D、C、B、A甚至G調,音色莊重細膩;
  2. 持箫方式:掌心向上,利用大魚際按孔,解決傳統箫按孔不便的問題;
  3. 實用性:管徑更大(超3厘米),長度約1米,適合低音表現且不擾民。

三、名字寓意

作為人名,“文箫”結合“文”(文采、修養)與“箫”(高雅、謙遜),象征才華橫溢、正直穩重,常用于寄予吉祥期許。


“文箫”既可指唐代傳說中的浪漫人物,也可指現代改良的低音樂器,同時作為名字承載文化寓意。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水泥薄唇輕言表音符號察敏禅戶舂汲觸摸打彎大雪紛飛敦饬惡辣犯規封山負苓者狗吃屎紅外線皇流渾蒙狡勇經濟作物粳糧進前李悝靈聖路見不平賣呆糜亂民室辇腳女能人槃辟偏帥丕靈評功擺好潛盾器類清風使鼩窦善自為謀少揚設詞事倫時時刻刻詩文獅子頭輸眼擡貼歎哭痛不可忍同盟國通物妄想挽強無過蟲鄉邦相因相生湘沅縣亭諧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