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役的意思、功役的詳細解釋
功役的解釋
興建土木工程的勞役。《東觀漢記·锺離意傳》:“功作既畢,為解土祝曰:‘興功役者令,百姓無事,如有禍祟,令有當之。’”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民力竭於功役,儲蓄縻於不急。起土山以準 嵩 霍 ,決渠水以象九河。” 宋 蘇轍 《再乞責降李偉劄子》:“差官吏兵夫,收買梢芟,開掘河槽,修築馬頭鋸牙,功役至大。于今觀之,皆是虛費。”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二》:“邊牆極堅,且功役亦不甚費。”
詞語分解
- 功的解釋 功 ō 勞績,成績,與“過”相對:功勳。功績。論功行賞。徒勞無功。功德無量(刵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虧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物理學上指用力使物體
- 役的解釋 役 ì 服兵務,從軍:從役。現役。 戰事:戰役。 服勞力之事:勞役。徭役。 使喚:役使。奴役。 被役使的人:役夫。役徒。仆役。雜役。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功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官府征調民力從事的土木建築工程勞役。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 功: 本義指工程、工作,特指需要耗費人力物力的土木營造之事。
- 役: 指勞役、差役,即被官府強制征調的無償或低償勞動。
- 功役: 合指由政府征發百姓進行的土木建造工程。這類工程通常規模較大,如修築城牆、宮殿、陵墓、道路、橋梁、水利設施(溝渠、堤壩)、驿站館舍等。
-
詳細釋義與曆史背景:
- 官方強制性: “功役”是古代徭役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府依據戶籍(如丁口)征調成年男子(有時也包括部分特定身份的女子)服勞役,從事國家或地方的大型公共建設。這種征調具有強制性,服役者通常沒有報酬或報酬極低。
- 工程性質: 主要指土木建築工程。區别于兵役(征戰、戍守)和一般的力役(如運輸物資、為官府當差等),功役更側重于具體的、有形的建造活動。
- 曆史記載: 曆代史書、政書中常有關于“發民功役”、“大興功役”、“罷省功役”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國家工程的興廢和對民力的征用情況。例如,秦始皇修長城、阿房宮,隋炀帝開鑿大運河,都是曆史上著名的、耗費巨大民力的“功役”。
- 社會影響: 大規模、長時間的功役往往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影響農業生産和正常生活,甚至引發社會矛盾。因此,統治者有時會因天災、戰争或社會壓力而下诏“罷功役”或“減省功役”。
-
現代使用:
- 在現代漢語中,“功役”一詞已非常罕見,基本隻出現在曆史文獻研究或特定語境下讨論古代制度時。
- 其含義已被更具體的詞彙如“勞役”、“徭役”、“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等所取代。
“功役”特指中國古代官府強制征調民力從事的土木建築工程勞役,是古代徭役制度下的一種重要形式,主要涉及城牆、宮殿、道路、水利等大型公共設施的建造,具有強制性、無償性(或低償性)和工程性的特點。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 “功役”詞條釋義。
- 《辭源》(商務印書館) - “功役”詞條釋義。
- 中國古代史相關文獻(如《史記》、《漢書》、《隋書》等)中關于徭役、工程建設的記載。
(由于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網頁鍊接,以上解釋主要依據權威紙質辭書《漢語大詞典》和《辭源》的定義,并結合曆史背景知識進行闡述。)
網絡擴展解釋
“功役”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指“興建土木工程的勞役”,尤其在古代語境中多用于描述國家或統治者征調民衆參與大型工程建設的勞役行為。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詞義構成:
- “功”:原指功績、貢獻,此處特指土木工程類的勞作。
- “役”:指勞役、驅使,古代多指官府強制征發的無償勞動。
- 組合義:兩者結合,專指因修建宮殿、水利、城牆等工程而征發的勞役。
-
曆史背景:
- 常見于史書記載,如《東觀漢記·锺離意傳》提到“興功役者令,百姓無事”,反映統治者通過征發勞役完成大型工程。
- 晉代葛洪《抱樸子·崇教》中批評“民力竭于功役”,指勞役過度消耗民力。
文獻例證
-
古代用例:
- 《東觀漢記》:“功作既畢,為解土祝曰:‘興功役者令,百姓無事。’” —— 描述工程完成後,祈求免除百姓後續勞役。
- 宋代蘇轍《再乞責降李偉劄子》:“開掘河槽,修築馬頭鋸牙,功役至大。” —— 強調水利工程勞役的繁重。
-
社會影響:
- 古代功役常與“橫征苛役”關聯,成為百姓負擔。例如《抱樸子》提及統治者“起土山以準嵩霍,決渠水以象九河”,反映勞役的鋪張。
延伸與辨析
- 與現代詞彙的差異:現代漢語中“勞役”一詞更泛化,而“功役”特指工程類勞役,且帶有曆史語境。
- 相關成語:如“畢其功于一役”,強調一次性完成目标,但“功役”本身無此引申義。
“功役”一詞濃縮了中國古代社會通過強制勞役推動大型工程建設的現象,既是曆史治理手段的體現,也反映了底層民衆的艱辛。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東觀漢記》《抱樸子》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白席人把如倍兒筆墨畦徑倡答長決陳陳相因齒條翠袖凍岚冬青騛兔奉擾副端簠簋不饬俯近伏愆腐脅疾宮端扢紮幫還級海門豪薩人熸然交還解首金鈎酒顔譏興技養爵室闚視啦呱冷冷淡淡漣而臨決露宿賣苦力民編末限粘吝繳繞牝雞司晨切害窮樸期盼求仙權埶钑花塞上秋商音水中丞私文田戍拖下水兔頭惟正之供屋稅香木消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