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攻取的意思、攻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攻取的解釋

(1) [storm and capture;attack and seize]∶攻打并占領

攻取據點

(2) [dig out]∶開采提取

詳細解釋

(1).進攻奪取。《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吾欲攻取 荊 ,於将軍度用幾何人而足?”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非有戰勝攻取,官固不可妄遷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陳侍禦奏折》:“一攻取夷船之法,宜近不宜遠也。”

(2).指攻打。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于是便派 渾惟明 去攻取 李希言 。”

(3).開采提取。 唐 羅隱 《讒書·蒙叟遺意》:“於是孕銅鐵於山嶽,滓魚鹽於江河,俾後人攻取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攻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軍事行動
    指通過進攻手段奪取敵方據點或領土,強調“攻打并占領”的過程。例如:“攻取據點”“攻取城池”。
    曆史用例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提到“吾欲攻取荊”,即通過軍事手段奪取荊地。
    •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中“非有戰勝攻取,官固不可妄遷也”,強調軍事勝利與官職晉升的關系。
  2. 資源開采
    在非軍事語境中,可表示對自然資源的開采提取,如“攻取銅鐵”。

二、用法特點

三、例句參考

  1. “攻取小重山需周密部署”(現代小說用例)。
  2. “遼金因攻取策略不同而興衰各異”(曆史分析)。
  3. “攻取魚鹽資源以利民生”(資源開發語境)。

四、擴展說明

該詞在法語中譯為“attaquer et saisir”(攻擊并奪取),進一步印證其核心含義。需注意,現代使用中“攻取”多保留軍事色彩,資源開采義項已較少見。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參考《史記》《鶴林玉露》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攻取的意思

攻取是指用武力或智慧奪取或征服某個地方、物品或權利的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攻取的拆分部首為攴(攵)和又,攴(攵)為攻的舊字形,表示動作;又為手的意思,表示部分。

攻取共有11個筆畫,其中攴(攵)占3個筆畫,又占8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攻取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最早可見于《爾雅·釋義》。繁體字中,“攻”部分的上方有一個象征進攻的“刀”字旁,形态更加複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攻取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攻字的右邊常常加上“辰”字旁,表示時間刻限。取字的左邊常常加上“耳”字旁,表示聽從指揮。

例句

1. 他們英勇地攻取了敵人的據點。

2. 她用聰明才智攻取了他人的認同。

組詞

攻陷、攻占、攻略、攻堅、攻勢、攻擊

近義詞

征服、奪取、侵略、進攻、突襲

反義詞

守護、防守、保護、守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