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面面的意思、面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面面的解釋

每一方面;每個地方。 宋 範成大 《詠吳中二燈·琉璃球》:“疊暈重重見,分光面面呈。”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于知識階級》:“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面面"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疊音詞,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漢語大詞典》(第2版)的釋義,該詞主要呈現以下語義特征:

一、名詞性用法

  1. 指代事物的各個平面或方位(《漢語大詞典》第12卷,商務印書館,2012),如古語"八面玲珑"的簡化表述"面面俱到",形容建築結構的立體層次。在敦煌壁畫研究中常見"千佛面面各異"的表述。

二、形容詞性用法

  1. 形容全面覆蓋的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常見于成語"面面俱到",如《紅樓夢》第五十六回評價王熙鳳"雖面面俱全,終少些決斷"。現代漢語中延伸出"面面觀"的固定搭配,指多角度分析問題。

三、近代語義演變 據《近代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8)記載,明清時期發展出"面面相對"的特殊用法,特指人際交往中保持表面和諧的狀态,該語義至今保留在方言表達中。

需注意該詞在口語中可能産生轉義,如北京方言"這人辦事面面的"含貶義,暗指處事圓滑,此用法未被規範詞典收錄,屬地域性語言變體。

網絡擴展解釋

“面面”是一個漢語疊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面面”形容事物涉及所有方面或每個角落,強調全面性、無遺漏的狀态。例如:

二、使用場景

  1. 描述周全性:多用于評價對問題、事物的全面考量,如“面面俱到”。
  2. 文學表達:常見于詩詞或書面語,增強畫面感,如“面面青山入畫來”。
  3. 口語中的否定用法:如“做事别總想面面顧到”,提示過度周全可能帶來弊端。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特殊含義(較少見)

在方言或特定語境中,“面面”可指食物失去脆度(如“餅幹放久了面面的”),但此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五、單字“面”的延伸

“面”的本義為臉部,引申出表面(如“地面”)、當面(如“面談”)、方位(如“上面”)等含義。疊用後強化了“全面覆蓋”的抽象概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面”的漢字演變或方言用法,可參考、7、9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盎盂相敲敗落别券不識廬山真面目參苓長筭乘禽椎魯樸鈍刺柏從亂耽待倒行逆施盜臧大錢大物電甲地藏王舵輪發彩返觀發志撫掌擊節公廳官符海霧薅刀好嬉子合埶豢養嘩吟活鮮鮮瞷聽減銀祭地技和棘盆沮短鋸牙空荒枯骨生肉媿辱硠礚棂軒美元曩昔惱喪鳥雲之陣暖煦盤道破瑟葺捕適齡霜毳綀囊順陰私夫宿痼速尤無臉梧桐木霞明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