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方向。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兄弟》:“學則連業,遊則共方。”
“共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析:
共方(拼音:gòng fāng)指同一方向,常用于描述兄弟、親友等共同行動或目标一緻的情景。例如《顔氏家訓·兄弟》中提到:“學則連業,遊則共方”,意為兄弟一起學習、出遊時方向一緻。
文獻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兄弟》,強調兄弟間應共同學習、行動統一,體現傳統儒家文化中對家族關系的重視。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共方”可擴展用于形容團體或夥伴間目标一緻的協作關系,但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文研究或文學創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顔氏家訓》原文或漢語詞典工具(如滬江線上詞典)。
共方這個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共和方。
共的部首是立刀旁,總共有6畫。它的字形表示幾個人共同站在一起。共的意思是共同、一起。
方的部首是四角旁,總共有4畫。它的字形表示方形,象征正直、正義。方的意思是方正、規範。
共方的意思是指幾個人一起合作、合力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按照公正、規範的方式進行。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孟子·盡心上》:“共方而行之。”意思是說大家共同遵循規範去行動。
在繁體字中,共方的寫法依然是共方。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共方的基本字形并未發生大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必須共方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2. 他們共方編輯了這部優秀的詞典。
組詞:共同、共有、方案、方向、方針。
近義詞:合作、協力。
反義詞:私方、獨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