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景慚形的意思、顧景慚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景慚形的解釋

看着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三國 魏 曹植 《封二子為公謝恩章》:“天時運幸,得生貴門。遇以親戚,少荷光寵。竊位列侯,榮曜當世。顧景慚形,流汗反側。”亦作“ 顧影慙形 ”。 晉 傅鹹 《申懷賦》:“芬芳并發,我穢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聲;豈伊不愧,顧影慙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顧景慚形”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ù yǐng cán xíng(“景”通“影”,讀作 yǐng),其核心含義是因自認不配某種榮譽或稱號而感到羞愧。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看到自己的身影(“顧景”即回頭看影子),對自身形象感到慚愧(“慚形”),比喻因能力、德行不足而無法匹配所受的榮譽或地位。

  2. 引申意義
    常用于自謙語境,表達對獲得殊榮的不安與反思,強調内心的謙遜與自省。例如在受封高位時,用此成語表達“德不配位”的惶恐。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辨析


權威參考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查閱《三國志》相關注釋或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顧景慚形的意思

顧景慚形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比較之下感到自己的形象或者才能不如對方而自愧不如。形容自我覺得自己不夠出色,有一種自愧自己不如他人的心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顧景慚形的拆分部首是: 頁/貝 (頁/貝)、日 (日)、心 (心)。

顧景慚形的總筆畫數為: 22 。

來源

《顧景慚形》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明史·宋應星傳》,成語原本用于形容宋應星按照自己的學問才能的限制,而對于包括氣象、儀器等領域開拓探索的人,則深感自愧。

繁體

繁體形式:顧景慚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顧景慚形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慚”字在古時候寫作“慚”,仍然表示慚愧的意思。

例句

1. 與他相比,我真是顧景慚形。

2. 面對他的成就,我不得不顧景慚形。

組詞

1. 自卑自愧

2. 卑躬屈膝

3. 自慚形穢

4. 忍氣吞聲

近義詞

1. 含笑九泉

2. 自慚形穢

3. 自愧不如

反義詞

1. 鬥志昂揚

2. 自恃高傲

3. 自得意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