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佐的意思、七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佐的解釋

輔佐 商 湯 的七個大臣。語出《鬻子》:“ 湯 之治天下也,得 慶輔 、 伊尹 、 湟裡且 、 東門虛 、 南門蝡 、 西門疵 、 北門側 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 慶輔 或作 慶誦 。後用作稱頌高官之詞。 唐 許敬宗 《唐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抑揚七佐,鎔鑄五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佐是漢語古文獻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由數詞“七”與動詞“佐”構成,最早見于《尚書》類典籍,指代輔佐帝王治國的七位賢臣。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1. 詞源考據

    “七佐”源于上古官制體系,與“三公”“九卿”等職官稱謂同屬一類。《春秋繁露》記載“堯有七佐”,指輔佐帝堯的七位大臣,包括舜、禹、稷、契、臯陶、伯益、夔等,印證了早期文獻中“七”作為神聖數的文化象征。

  2. 語義解析

    從構詞法看,“佐”本義為輔助,《說文解字》釋為“助也”(《漢語大字典》第2版)。組合成“七佐”後,特指固定數量的輔政群體,強調賢臣團隊的完整性,如《越絕書》稱“湯以七佐興”,突顯輔政集團對國家興衰的作用。

  3. 文化衍義

    “七佐”在後世演變為明君賢相的符號化表達。唐代類書《藝文類聚》引《帝王世紀》雲:“舜舉十六族,七佐執政”,将其納入聖王叙事框架,成為古代政治理想的隱喻。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及《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等權威典籍。因古籍原文無網絡公開鍊接,故不标注網址。

網絡擴展解釋

“七佐”是一個曆史典故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輔佐商湯治理天下的七位大臣,源自《鬻子》記載。商湯通過這七位賢臣的輔佐實現天下大治,因此該詞後來也引申為對高官能臣的稱頌之詞。

二、曆史出處與人物

根據《鬻子》記載,七佐具體包括:

  1. 慶輔(或作慶誦)
  2. 伊尹(著名宰相)
  3. 湟裡且
  4. 東門虛
  5. 南門蝡
  6. 西門疵
  7. 北門側

三、引申意義

唐代許敬宗在《尉遲恭碑》中曾用"抑揚七佐"來贊頌賢臣的治國才能。現代語境中,該詞可引申為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指多人共同助力達成目标。

四、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中稱頌輔政能臣
  2. 現代用于比喻精英團隊協作
  3. 常見于對古代政治制度的讨論

注:不同文獻對"慶輔"的記載存在"慶誦"的異名差異,此為古代文獻傳抄過程中的常見現象。

别人正在浏覽...

暗想報童豰觫采綠策源地柴棘拆賣長辔遠禦長悌馳神穿宮錯案點視廳獨松關二妙法雷峯巅風沙跟差構第觀潮關漢卿姑媳齁喽歡愛回春妙手會道門講訓救急哩哩羅羅亂危論家綿陽市面磚翲忽攓取欠帳啓口青奴塞話三親善芳傷俘少妃生公詩盟疏惶順附蜀鳥說不去書香人家私房私鹽包竦服俗韻天涯海角托世無生之谛汙窪蠍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