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罰的意思、攻罰的詳細解釋
攻罰的解釋
攻擊懲治。《墨子·天志下》:“是以差論蚤牙之士,比列其舟車之卒,以攻罰無罪之國。”
詞語分解
- 攻的解釋 攻 ō 打擊,與“守”相對:攻擊。攻占。攻取。攻心。攻關。攻陷。 指責,駁斥:攻難(刵 )。群起而攻之。 治病:以毒攻毒。 緻力學習或研究:攻讀。攻書。專攻醫學。 守防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
- 罰的解釋 罰 (罰) á 處分犯罪、犯錯誤或違犯某項規則的人:罰款。罰球。懲罰。罰不當罪(處罰過嚴或過寬,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 獎賞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攻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gōng fá(注音:ㄍㄨㄥ ㄈㄚˊ)
- 詞義:指“攻擊懲治”,即通過武力或強制手段讨伐、懲罰對象,多用于描述古代軍事或政治行為。
2.引證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墨子·天志下》中的記載:“是以差論蚤牙之士,比列其舟車之卒,以攻罰無罪之國。”
- 此句中的“攻罰”強調對所謂“無罪之國”的武力懲治,反映了墨子思想中“天志”對不義行為的裁決。
3.近義詞與相關詞語
- 近義詞:征讨、讨伐(根據語境推測,需結合具體文獻)。
- 相關詞語:賞罰不明、賞功罰罪、蒲鞭之罰等,均與古代獎懲制度相關。
4.現代使用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作為文言詞彙見于古籍或學術研究中。
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了多個來源的考據,但因相關網頁權威性較低,若需嚴謹學術引用,建議進一步查閱《墨子》原文或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攻罰的意思
攻罰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在不同的場景中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攻罰由「攵」和「罒」兩個部首組成。攵部表示打擊、攻擊的意思,罒部表示罰、制裁的意思。
攵部的筆畫為4畫,罒部的筆畫為5畫。
來源
攻罰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用以描述對敵人進行攻擊并實施相應的罰法。隨着時代的發展,攻罰逐漸擴大了其含義的範圍,可以用來指責某人或團體的行為,或者表示對某一行為的懲罰與制裁。
繁體
在繁體字中,攻罰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攻罰的寫法有時會有一些變化,比如攻可以寫作「工」,而罰可以寫作「䓖」。
例句
1. 他因為攻罰不當而遭到了強烈批評。
2. 根據公司章程,我們有權對違規者采取相應的攻罰措施。
組詞
攻擊、罰款、攻城、罰金、攻勢、罰單、防禦攻擊、處罰等。
近義詞
制裁、懲罰、處罰、懲戒。
反義詞
寬恕、寬容、獎勵、褒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