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功勤的意思、功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功勤的解釋

猶功勞。《後漢書·楊震傳》:“帝崩後,復入為侍中衛尉,從 獻帝 西遷,有功勤。” 三國 魏 曹植 《薤露行》:“願得展功勤,輸力於明君。”《周書·賀拔勝傳》:“将軍首舉義兵,共除姦道,功勤未立,逆有此謀,可謂速禍,未見其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功勤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語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功勞與勤勉”,常用于表彰個體在事業或職責中的努力與貢獻。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該詞由“功”(功勞、功績)與“勤”(勤勉、盡責)二字構成,既強調成果的取得,又突出過程的付出,體現中國古代文化中“德業并重”的價值觀念。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功勤”最早見于《後漢書·袁紹傳》:“功勤著于王室”,此處指對國家政事的辛勞奉獻。《古代漢語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在唐宋文獻中多用于官員考績文書,如《新唐書·選舉志》載官員選拔需“校其功勤”,即綜合評估政績與勤勉程度。

現代漢語中,“功勤”的使用呈現三個典型特征:

  1. 褒義屬性:專指值得稱道的努力與成就,如“表彰科研功勤”
  2. 複合結構:常見于四字格表達,例如“功勤卓著”“功勤兼備”
  3. 語體傾向:多用于正式文書、榮譽稱號等莊重語境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補充說明,該詞與“功勞”存在細微差異:“功勞”側重結果層面的貢獻,“功勤”則同時包含持續投入的過程性内涵,更適用于強調長期奮鬥的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功勤”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側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古籍用例

3.現代用法

4.相關成語與造句

“功勤”在古籍中多指功勞,現代可擴展為勤奮與功績的結合。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引證,可參考《後漢書》《周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花朝財帛池潭垂泣叢萃從享崔錯寸光彈丸黑志道答颠颠倒倒鼎司鬥殷牛薾然放勳霏霧奉邀跟履挂綠盥颒海裡猴兒豪大鶴子草後山桓郎笛火玉煎煎見恕祭東戒難潔身累行羁宦觖如開益老蚌珠胎斂殡詈诘駱馬靡葬目蓮戲排天軯鍧淺鄙敲門甎慶卿欺人之談鵲巢鸠據日道如嫂觞花盛名難副使臂使指師谟霜漚送嫁誣引相托獻可替否歇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