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觀,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齊首目以瞪眄,徒眽眽而狋狋。” 張載 注:“駢頭而相觀視。”
(2).傲視貌。《文選·陸機<豪士賦序>》:“衆心日陊,危機将發,而方偃仰瞪眄,謂足以誇世。” 呂延濟 注:“瞪眄,邪視自尊貌。”
“瞪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詞構成與基礎含義
2. 引申義與語境差異
3. 使用建議
參考資料說明:不同文獻對“瞪眄”的釋義側重不同,查字典側重基礎用法,古籍引例則體現語境變化。
《瞪眄》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目」和「眠」。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瞪眄」指的是用銳利或懷疑的眼神凝視或掃視某人或某物。這個詞語源自古代漢語,繼承至今。
「瞪眄」的繁體字為「瞪矇」。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瞪眄」的表達方式可能有所變化。具體細節需要進一步了解。
以下是一些使用「瞪眄」的例句:
1. 他瞪眄着對手,試圖讀懂對方的意圖。
2. 在會議上,所有人都瞪眄着主席,等待他的決定。
一些與「瞪眄」相關的詞語:
1. 眺望:遠離地看,以眼睛凝視。
2. 眷戀:因為愛或習慣而對某人或某物牽挂。
3. 目光:看東西時眼睛的視線。
一些與「瞪眄」近義或反義的詞語:
1. 近義詞:凝視、注視、盯着。
2. 反義詞:瞥視、透視、視而不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