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患惡的意思、患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患惡的解釋

厭惡。 宋 王安石 《戶部郎中贈谏議大夫曾公墓志銘》:“ 省華 、 堯咨 有邪巧材,朝廷皆患惡,而方幸,無敢斥之者。公入,十餘疏辯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患惡”是漢語中較為少用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可從字源和構詞法分析。“患”本義為憂慮、災禍(《說文解字》釋作“憂也”),“惡”則指惡劣、憎恨(《廣韻》注“不善也”)。二者組合形成動賓結構,具有兩層含義:

一、作為動詞短語使用時,指“憂慮某種惡行”,如《後漢書·陳蕃傳》記載“患惡佞邪”即憂慮奸邪之人,《漢語大詞典》将該用法解釋為“憎恨壞人壞事”。

二、作為名詞時,特指令人憂慮的惡劣行徑。清代學者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注解:“患惡,猶言病惡,謂所疾惡者也。”此處的“病”取“憂慮”之意,強調對惡劣事物的深切擔憂。

該詞的現代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領域,日常語境中已被“憎惡”“憂患”等常用詞替代。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在《資治通鑒》等史籍中常與“奸宄”“邪佞”等貶義詞搭配使用,構成四字短語表達對不良現象的警惕。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詞典的釋義,“患惡”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擔憂惡劣之事() 多指對不良後果的憂慮,如“患惡可能引發的不良影響”。該釋義強調心理層面的預見性擔憂,常見于描述對潛在負面事件的警惕。

二、厭惡、憎惡() 此義項源自宋代文獻,如王安石在墓志銘中所寫“朝廷皆患惡”即表達對奸邪之臣的厭惡。該用法更偏向對具體人事的負面情感,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文解析中。

補充說明:

  1. 兩種釋義的字形結構均為上下結構,讀音為huàn è;
  2. 作“厭惡”解時,近義詞有憎惡、嫌惡;
  3. 需注意與“患得患失”“惡貫滿盈”等成語區分語義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敗衲背景便路碧漢成敗論人齒豁淳流春嫩祠屋大馮君道僮登路砥節奉公都檢點蠹籍敦比恩風反事伏靈賦性號諜豪估檢行疾步介山九津卡鐄孔碩靓服斂獲連屯鹂鹒六陳麗組驢鳴一聲謀如湧泉谟勳難說話兒南枝北枝年複一年皮闆毛牆腳縴路潛水員起撥羣衆運動攘手忍痛割愛莎衣聖作屬膺伺晨鐵石人凸杯忘形無裹無可置喙無題銷磨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