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蓋棺論定。 明 馮惟敏 《耍孩兒·骷髅訴冤》曲:“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
以下是關于成語“蓋棺事定”的詳細解釋:
“蓋棺事定”指一個人的是非功過,需等到死後才能最終評定,強調對一生經曆的整體總結。其含義與“蓋棺論定”相近,常用于表達對人物評價的審慎态度。
該成語最早見于明代馮惟敏的散曲《耍孩兒·骷髅訴冤》:“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此句通過對比生死,強調人生的最終評價需待生命終結。
“蓋棺論定”是其主要同義表達,兩者可互換使用。
補充說明:該成語提醒人們避免過早對他人或事件下定論,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慎終追遠”的重視。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或例句,可參考來源網頁(如、2、4)中的完整内容。
《蓋棺事定》是一句成語,意思是指人死後就是事情真實的結論,也可以理解為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改變的地步。
《蓋棺事定》的部首是木(mù)和廣(guǎng)。其中,“木”表示與樹木有關的事物,“廣”表示與廣場、場地有關的事物。
“蓋棺事定”共有13個筆畫。
《蓋棺事定》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史記》,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蓋棺事定》的繁體字形狀與簡體字相似,沒有明顯的區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蓋棺事定》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們在父親的葬禮上說出了《蓋棺事定》。
2. 這場意外事故是一個《蓋棺事定》,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事定、蓋棺、蓋棺會、事情、棺材。
無可更改、否定不了、事實定局。
緣未盡、後續無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