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rect oneself] 推翻原來說的話;反悔
來回反口
(1).猶回嘴。《中國歌謠資料·張家口民謠三》:“你罵我,不反口;你打我,不還手。”
(2).猶反悔。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二:“我若反口,五雷擊頂。”
反口是現代漢語中的多義詞項,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指推翻自己先前說過的話,尤指在壓力下否認原有承諾或供述。
例:他起初答應合作,次日卻突然反口。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在司法語境中特指犯罪嫌疑人或證人推翻之前的書面或口頭供述。
例:庭審中被告反口,聲稱審訊時遭受脅迫。
來源:《法律語言學通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年。
部分地區(如江淮官話)指胃部不適引發的惡心感,屬地方性用法。
例:吃了冷食後一直反口,難以進食。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語義演變
“反”表逆向動作,“口”指言語或生理器官,本義延伸出“言語撤回”及“生理不適”雙路徑㊟。
來源:《漢語詞源學》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20年。
司法術語規範性
法律文書中“反口”需與“翻供”嚴格區分:前者側重口頭陳述變更,後者涵蓋全部證據推翻㊟。
來源:《刑事訴訟法術語釋義》法律出版社,2022年。
“反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較為豐富,以下為綜合解釋:
如需更詳細來源,可參考詞典網頁(如查字典、教育問答等)。
並軌槟樹采撷産品質量鈔盜差異法塵意出殼出賬翠雞大凱抵擲旛旟符禁改點跟風鬲山果樹橫作黃貂黃風霧罩黃紳昏上驕宕角猯髻鬟積困吉羅香焜晃略野良兵留動簍子路政麻木不仁沒什眯糊命酒磨刀水木诎平地登雲錢塘潮青蕃企望姌嫋日薄柔遠散食設穽繩治絁巾舒齊台曆淘河提頭頭巾氣剜挑汙坳消豁逍遙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