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斧的意思、冰斧的詳細解釋
冰斧的解釋
媒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 趙 戲之曰:‘君倘垂意,當作冰斧。’ 王 憮然曰:‘此念所不敢存。’” 何垠 注:“冰斧,媒妁也。《詩·邶風》:迨冰未泮。又《豳風》:匪斧不克。”《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這正是:此身已證菩提樹,冰斧無勞強執柯。”參見“ 伐柯 ”。
詞語分解
- 冰的解釋 冰 ī 水因冷凝結成的固體:冰塊。冰淩。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鎮。冰釋(像冰一樣融化,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結晶成固體,呈結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腳
- 斧的解釋 斧 ǔ 砍東西用的工具,多用來砍木頭。古代亦用來作兵器:斧子。斧頭。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權、權柄)。 用斧砍:斧正(敬辭,請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鑿(a.斧子或鑿子;b.指文藝作
網絡擴展解釋
“冰斧”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傳統文學中的比喻義(媒人)
-
來源與用法
該詞源自古代詩文,常以“冰斧”代指媒人,屬于比喻性表達。例如《聊齋志異·鴉頭》中“當作冰斧”即指媒妁之事。其典故可能結合了《詩經》中“伐柯”(以斧砍木制斧柄,喻婚姻需中介)與“冰泮”(冰融化喻婚期)的意象。
-
文學例證
清代《兒女英雄傳》中“冰斧無勞強執柯”一句,直接化用《詩經》典故,進一步強化了“冰斧”與媒人的關聯。
二、現代登山工具(冰鎬)
-
功能與用途
冰斧(又稱冰鎬)是登山運動的專業工具,主要用于冰雪地形中維持平衡、輔助攀爬及防止滑落。其設計結合了手柄、鎬頭和鎬尖,可應對不同地形需求。
-
擴展應用
部分資料提到冰斧也可用于防身自衛,但此用途并非主流,需謹慎參考。
三、其他特殊語境
極少數非權威資料提到冰斧作為“近戰武器”的設定,可能存在于遊戲或虛構作品中,但缺乏廣泛認可。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漢語詞典》或登山專業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斧》這個詞的意思是一種用于砍劈冰塊或其他硬物的工具。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冫”和“斤”,其中“冫”表示水冰,而“斤”則表示砍劈。
根據筆畫的拆分,我們可以看到,“冰斧”的筆畫數為6筆。其中,“冫”的筆畫數為2筆,“斤”的筆畫數為4筆。
關于《冰斧》這個詞的來源,具體的曆史記錄尚不明确。不過,冰斧在古代主要用于砍劈冰塊或冰雪,以便取得冰塊内的飲用水或利用冰塊的特性進行各種冷藏保鮮。隨着技術的進步和現代設備的發展,冰斧的使用逐漸減少,被更先進的冷凍設備所取代。
在繁體字中,冰斧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什麼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寫法有所差異。根據古代文獻中的記載,古代人們使用的冰斧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冰斧的例句:
1. 他用冰斧砍碎了整個冰塊。
2. 冰斧是山地登山者的必備之物。
3. 他手持冰斧,輕松地攀爬冰峰。
關于冰斧的組詞,我們可以使用相關的形容詞或動詞進行組合。例如:冰斧下,冰斧砍,冰斧柄等。
冰錘可以作為冰斧的近義詞,二者意思相近而用法略有不同。
冰鋸可以作為冰斧的反義詞,二者在功能上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