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擊鼓鳴金”是古代軍事中用于指揮軍隊行動的號令方式,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基本釋義
古時兩軍交戰時,通過敲擊戰鼓(擊鼓)和鳴響金屬樂器(如鑼、钲等)來傳遞指令:
2.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羊放馬。”,通過對比兩位将領的職責,體現古代軍事分工。
3. 結構與用法
4. 文化延伸
“金”指金屬響器(如鑼),與“鼓”共同構成古代軍事通訊系統,反映了冷兵器時代的戰術指揮智慧。
《擊鼓鳴金》是一個成語,表示鼓聲與鐘聲交替奏響,形容喜慶的場合或莊嚴的氛圍。它也用來比喻大規模鼓動或動員。
《擊鼓鳴金》這個詞由5個字組成:
《擊鼓鳴金》這個成語最早可以追溯到《晉書·楊駿傳》。繁體字為「擊鼓鳴金」。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擊」的古字為「擊」,「鳴」的古字為「鳴」。
1. 在新年歡慶的時刻,我聽到遠處擊鼓鳴金的聲音。
2. 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擊鼓鳴金一樣傳遍了全城。
3. 他鼓着掌,擊鼓鳴金地號召大家加入這項公益活動。
一擊鼓,擊鼓鳴金,大功告成,奏鳴曲。
振臂高呼、大張旗鼓。
黯然失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