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thless and tyrannical] 兇暴殘忍
殘6*暴酷虐;粗暴乖戾。《詩·小雅·頍弁序》:“﹝ 幽王 ﹞暴戾無親,不能宴樂同姓,親睦九族。” 孔穎達 疏:“王之政教酷暴而戾虐。”《史記·六國年表序》:“今 秦 雜 戎 翟 之俗,先暴戾,後仁義。”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下》:“若 陳 隋 之季,暴戾淫放,則無不為矣。”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幹荔枝》:“絕大多數神經病人都是相當沉默的……狂躁暴戾,反而是神經病中較少有的表現形式。”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暴戾漢語 快速查詢。
“暴戾”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ào lì,詞性為形容詞,主要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性情殘暴兇狠、粗暴乖張,具有兇險或暴烈的特質。常用于描述極端兇惡、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或性格。
字義拆解
成語擴展
常與“恣睢”連用為暴戾恣睢(bào lì zì suī),表示兇殘橫暴、肆意妄為。
例句:“他暴戾恣睢的行徑令人生畏。”
現代用法
描述個人或群體的極端行為,如:“他性格暴戾,常因小事大發雷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呂氏春秋》《史記》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暴戾(bào lì),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兇惡、殘暴、粗魯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暴(日+九+手),戾(戈+丨+一+一)。
來源:《說文解字》解釋為兇暴。
繁體:暴戾。
古時候寫法:暴戾。
例句:他的性格暴戾,經常與人發生沖突。
組詞:暴戾性格、暴戾行為。
近義詞:兇惡、殘忍、粗暴。
反義詞:溫和、和善、溫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