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鼓的意思、歌鼓的詳細解釋
歌鼓的解釋
(1).歌唱并擊鼓。亦指歌聲和鼓聲。《漢書·禮樂志》:“ 巴 俞 鼓員三十六人,歌鼓員二十四人。” 晉 潘嶽 《笙賦》:“縈纏歌鼓,網羅鐘律。” 唐 李白 《邯鄲南亭觀妓》詩:“歌鼓 燕 趙 兒, 魏 姝弄鳴絲。” 宋 蘇轼 《和子由踏青》:“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鳥鳶馴。”
(2).歌唱伴奏所用之鼓。《舊唐書·音樂志一》:“人數并依八佾,乃量加簫、笛、歌鼓等。”
詞語分解
- 歌的解釋 歌 ē 唱:歌唱。歌詠。歌頌。歌壇。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能唱的文詞:唱歌。歌譜。歌詞。歌訣。民歌。詩歌。歌行(妌 )(舊詩的一種體裁,音節、格律比較自由)。詩言志,歌詠言。 筆畫數:; 部首
- 鼓的解釋 鼓 ǔ 打擊樂器,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鼓樂(?)。鼓角(僶 )。大鼓。 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擊或拍打使發出聲音:鼓吹。鼓噪。 發動,使振作起來:鼓勵。鼓動。鼓舞。一鼓作氣。 高
網絡擴展解釋
“歌鼓”是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歌唱并擊鼓,或泛指歌聲與鼓聲的結合
- 指一邊歌唱一邊擊鼓的表演形式,也可用來描述歌聲與鼓聲交織的場景。例如:
- 《漢書·禮樂志》提到“巴俞鼓員三十六人,歌鼓員二十四人”()。
- 潘嶽《笙賦》中“縈纏歌鼓,網羅鐘律”描繪了音樂與鼓聲的融合()。
- 唐代李白《邯鄲南亭觀妓》詩中的“歌鼓燕趙兒”也印證了這種表演形式()。
2.用于歌唱伴奏的鼓
- 特指古代音樂表演中為歌唱伴奏的鼓類樂器。例如:
- 《舊唐書·音樂志》記載祭祀樂舞中“加簫、笛、歌鼓等”樂器()。
補充說明
“歌鼓”在古代文獻中常與禮樂、宴飲場景相關,如宋代蘇轼《和子由踏青》中“歌鼓驚山草木動”,既指鼓聲也烘托了節慶氛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句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歌鼓》這個詞意思是指歌唱和鼓樂。它的拆分部首是《欠鼓》。按照國際通用筆畫表統計,這個詞共有15個筆畫。《歌鼓》這個詞的來源是古時候的樂器。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是《歌鼓》這個詞的基本形狀保持不變。在古代的使用,可能與現今的寫法略有不同。
這個詞的例句可以是:
1. 在慶祝活動中,歌鼓喧天,氣氛非常熱烈。
2. 這個舞台上響起了歡快的歌鼓聲,引來了觀衆們的掌聲。
與《歌鼓》相關的組詞,可以有:歌唱、歌曲、鼓樂、鼓聲等。
近義詞可以是:歌唱鼓樂、歌舞。反義詞可能是:寂靜、無聲。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