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撫訓的意思、撫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撫訓的解釋

猶撫教。《周書·李賢傳》:“年十四,遭父喪,撫訓諸弟,友愛甚篤。”《周書·宇文深傳》:“從弟 神舉 、 神慶 幼孤, 深 撫訓之,義均同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撫訓”是由“撫”與“訓”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安撫并教導”。以下從漢語詞彙學角度分析:

  1. 單字釋義

    • 撫:本義為“用手輕按”,引申為“安撫、慰藉”,如《左傳·定公四年》中“存撫其民”即體現此義。《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體恤關懷,使安定”。
    • 訓:原指“說教”,後擴展為“教導、規範”,如《尚書·伊訓》中“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說文解字》釋為“說教也”。
  2. 組合詞義 二字結合後,“撫訓”強調以溫方式引導與規範,常見于描述家庭教育或社會治理中“恩威并施”的教化模式。例如古代文獻中“撫訓子民”指通過安撫與訓誡結合的手段管理百姓(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

  3. 語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現代語境中可指代“以情感關懷為基礎的教育行為”,如“撫訓并重,方能育人成才”(來源:《現代漢語複合詞用法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撫訓”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ǔ xùn,注音為ㄈㄨˇ ㄒㄩㄣˋ,其核心含義為“撫教”,即通過撫育和教導培養他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周書》中的兩則曆史記載:

  1. 《周書·李賢傳》:
    “年十四,遭父喪,撫訓諸弟,友愛甚篤。”
    ——李賢在父親去世後,承擔起撫育、教導弟弟們的責任。
  2. 《周書·宇文深傳》:
    “從弟神舉、神慶幼孤,深撫訓之,義均同氣。”
    ——宇文深對失去父親的堂弟悉心撫育教導,情同手足。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撫訓”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描述傳統家庭倫理中的教養行為,強調情感與教育的雙重作用。例如:
“他自幼失去雙親,由叔父撫訓成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周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弄拜命拜陰壽窆葬賓宇采用禅椅車衡除此之外出沒不常當門抵戶蕩志導遊剁斧石飛遁鳳皇于飛富子杠房頭根系宮商蠱蟲咳唶候問煇煥毀顔火夾剪發狡澤解疑鯨目慨懑誇克軖頭寬徇連魚倫叙毛闆錨泊地馬融帳密愛腦後平話七寶池人戶人心爇騰騰賞詠省憂審交噬嗑首施邃險鎖廳舉人聽勢汙行五千文無殊仙官仙人桂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