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蕩志的意思、蕩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蕩志的解釋

(1).謂滌淨憂慮,恣逞情懷。《楚辭·九章·思美人》:“吾将蕩志而愉樂兮,遵 江 夏 以娛憂。” 王逸 注:“滌我憂愁,弘佚豫也。” 三國 魏 曹植 《感婚賦》:“登清臺以蕩志,伏高軒以遊情。” 南朝 宋 謝靈運 《郡東山望溟海》詩:“蕩志将愉樂,瞰海庶忘憂。”

(2).放縱之情。 三國 魏 嵇康 《酒會》詩之四:“實惟龍化,蕩志浩然。” 宋 蘇轼 《和陶拟古》之四:“少年好遠遊,蕩志隘八荒。” 明 陳子龍 《白紵舞歌》:“流光逸豔心所傾,盛年蕩志歡縱橫。”

(3).動搖、渙散意志。 唐 柳公綽 《大醫箴》:“畋遊恣樂,流情蕩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上:“﹝ 沉桂 ﹞綰時髻,被金翠,羅綺芬芳,争妍獻媚,入其室者往往蕩志迷6*魂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蕩志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蕩志”一詞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三重含義,其用法和語境需結合文獻具體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滌淨憂慮,恣逞情懷(核心義項)
    源自《楚辭·九章·思美人》的“吾将蕩志而愉樂”,指通過縱情山水或藝術排遣憂愁,舒展心志,如曹植《感婚賦》“登清臺以蕩志”。
  2. 放縱不羁的情感狀态
    如嵇康《酒會詩》中“蕩志浩然”,形容超脫世俗的豁達心境。
  3. 動搖或渙散意志(負面義)
    柳公綽《大醫箴》批評“畋遊恣樂,流情蕩志”,強調過度享樂對心志的負面影響。

二、用法特點

三、近義與反義詞

建議結合《楚辭》及魏晉詩文進一步體會其意境差異。不同文獻中的具體含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高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和天奇教育的解讀可作為主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蕩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勇往直前,迎接挑戰。它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心,總共有13個筆畫。《蕩志》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漢朝。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蕩志」。 在古時候,「蕩志」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秦朝和漢朝時期,它的寫法可能是「凼志」。古代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相同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蕩志」的例句: 1. 他擁有無畏的勇氣,時刻懷揣着「蕩志」,勇往直前。 2. 面對困難,我們應當保持「蕩志」,毫不退縮。 一些與「蕩志」相關的詞彙包括: 1. 毅力: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努力。 2. 壯志:遠大的志向和抱負。 3. 廢志:放棄追求和理想。 願您的「蕩志」永遠不滅,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