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語。西方淨土中由七寶構成的蓮花池。往生淨土的人在該池蓮花中化生。《阿彌陀經》:“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智旭 要解:“今明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運筏》:“聞其圓寂數日前,至 鄭 邸盤旋竟日,曰:‘七寶池邊,已促吾行,不復參謁王矣。’”
“七寶池”是佛教術語,指西方極樂淨土中由七種珍寶構成的蓮花池,是往生者化生的神聖場所。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七寶池由佛教中的“七寶”和池水組成,象征極樂世界的莊嚴與富饒。據《阿彌陀經》記載,極樂國土中存在七寶池,池中充滿八功德水,往生淨土者在此池的蓮花中化生。
構成與規模
功能與特性
宗教意義
七寶池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代表極樂世界的殊勝環境,旨在幫助衆生斷除煩惱、增長善根,最終成就佛道。
總結來看,七寶池既是極樂世界的象征性景觀,也蘊含佛教對修行者終極歸宿的美好願景。如需進一步了解七寶種類或八功德水的具體内容,可參考《阿彌陀經》及相關佛典。
《七寶池》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詞組,包括“七寶”和“池”兩個字。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七寶”是一個漢字詞組,由“七”和“寶”兩個字組成。其中,“七”是一個數字,表示數目七。而“寶”意思是寶貴或者珍貴的物品。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一蔔”和“宀子”,筆畫數分别為一和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佛教經典中對寶物的描述。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七寳”。
古時漢字寫法中,“七寶”可以寫成“七寳”,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由于繁複的字形,逐漸簡化為現代的“七寶”。七寶在佛教中則指七種珍貴的寶石或寶物,包括黃金、綠松石、珍珠、紅寶石、藍寶石、菩提子和琥珀等。在古代的廟宇和皇宮中,常常會有七寶的象征物供奉。
例句:這個佛塔上鑲嵌了七寶,非常華麗。
“池”是一個表示水池的漢字,拆分部首和筆畫為“氵”和“也”,筆畫數為四。這個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建造水池的需求。在繁體字中,這個字的寫法為“池”。
古時漢字寫法中,池字有多種寫法,例如“湼”、“沱”等。這些寫法在現代的常用字中已較少使用,一般都采用“池”的寫法。池在古代是指一種圍起來儲水的人工水池,常用于灌溉農田或供人們娛樂休閑。另外,池也可以用作景觀中的一部分,例如蓄水池、荷花池等。
例句:公園裡有一個很大的池,裡面養着很多魚。
七寶池可以根據需要和上下文進行組詞,例如“七寶池塘”、“七寶池廟”、“七寶池景”等等。
與“七寶池”意義相近的詞語有“七寶湖”、“寶石湖”等,都指的是擁有七種寶貴寶石或珍寶的湖泊。
“七寶池”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而定,例如沒有七種珍寶的水池可以被視為其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