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香的别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沉香》﹝釋名﹞:“沉水香,蜜香……《南越志》言 交州 人稱為蜜香,謂其氣如蜜脾也。梵書名阿迦嚧香。”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沉香樹類椿,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黑堅沉水者為沉香……不沉者為黃香, 交州 人謂之蜜香,佛經謂之阿迦爐香。”
“阿迦嚧香”是一個源自梵文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佛教經典或古代文獻中,指代沉香。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與發音
該詞讀音為ā jiā lú xiāng,是沉香的别稱。沉香作為一種名貴香料,因木質密度高能沉水而得名,其香氣被形容如蜜般醇厚,故也被稱為“蜜香”。
詞源與文獻記載
其他相關名稱
沉香在不同文獻或地區還有“沉水香”“蜜香”等稱呼,均與其物理特性或香氣有關。
擴展說明
沉香不僅是香料,也是中藥材,具有理氣、止痛等功效。其文化價值在佛教儀式、文人雅集中尤為突出,常被用于禮佛或營造清雅環境。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或植物學考據,可參考《本草綱目》原文或佛教經典。
《阿迦嚧香》是一個中文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種具有濃郁香味的香料。在古代,人們用阿迦嚧香來祭祀神靈,或者用于熏香等目的。
《阿迦嚧香》由五個漢字組成:
《阿迦嚧香》這個詞是從梵語中引入到漢字中的。它在佛教經典中有所提及,是佛教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香料名稱。
《阿迦嚧香》的繁體字為「阿迦嚧香」。
在古代,漢字《阿迦嚧香》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嚧」字在古時候寫作「罏」,「迦」字寫作「加」。整體來說,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更為繁複。
以下是一些使用《阿迦嚧香》的例句:
與《阿迦嚧香》相關的組詞有:
《阿迦嚧香》的近義詞有:熏香、香料。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