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囯 安置全勞力男子的機構。 牟安世 《太平天囯》第三章第二節:“男館又分為‘牌面館’與‘牌尾館’;城中凡男子十六歲至五十歲,謂之牌面,馀為牌尾。”
“牌面館”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與太平天國的社會管理制度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牌面館是太平天國時期(1851-1864)用于安置“牌面”男子的機構。所謂“牌面”,指年齡在16歲至50歲之間、具有完全勞動能力的男性。與之對應的“牌尾館”則安置老幼病殘等非全勞力人員。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牌面館”引申為成語,形容“表面光鮮、内心虛僞”的人。但這一用法缺乏廣泛曆史文獻支持,可能屬于誤傳或現代衍生義,需謹慎使用。
據《太平天國》等資料記載,男館分為“牌面館”與“牌尾館”,明确以年齡和勞動力為劃分标準(牟安世《太平天國》第三章第二節)。
該詞主要作為曆史術語使用,若需引用非曆史語境下的含義,建議結合上下文并标注來源差異。
《牌面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經營打牌的場所或者舉辦打牌比賽的場所。
《牌面館》的拆分部首是牛、阝,總共有14個筆畫。
《牌面館》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直接,由“牌面”和“館”兩個詞組成。其中,“牌面”指的是牌的正面,也可以表示撲克牌或者其他紙牌;“館”則是指作為場所的建築物。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牌面館”這個詞。
《牌面館》的繁體寫法沒有變化,仍然寫作「牌面館」。
在古時候,「牌面館」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
1. 這個城市有很多牌面館,牌友們經常聚在一起玩撲克。
2. 昨晚在牌面館參加了一場比賽,終于赢得了冠軍。
- 撲克牌
- 紙牌
- 比賽
- 遊戲
- 桌子
- 撲克室
- 撲克場
- 遊戲館
- 餐廳
- 酒吧
- 咖啡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