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香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释名﹞:“沉水香,蜜香……《南越志》言 交州 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嚧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沉香树类椿,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黑坚沉水者为沉香……不沉者为黄香, 交州 人谓之蜜香,佛经谓之阿迦炉香。”
“阿迦嚧香”是一个源自梵文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佛教经典或古代文献中,指代沉香。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与发音
该词读音为ā jiā lú xiāng,是沉香的别称。沉香作为一种名贵香料,因木质密度高能沉水而得名,其香气被形容如蜜般醇厚,故也被称为“蜜香”。
词源与文献记载
其他相关名称
沉香在不同文献或地区还有“沉水香”“蜜香”等称呼,均与其物理特性或香气有关。
扩展说明
沉香不仅是香料,也是中药材,具有理气、止痛等功效。其文化价值在佛教仪式、文人雅集中尤为突出,常被用于礼佛或营造清雅环境。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或植物学考据,可参考《本草纲目》原文或佛教经典。
《阿迦嚧香》是一个中文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一种具有浓郁香味的香料。在古代,人们用阿迦嚧香来祭祀神灵,或者用于熏香等目的。
《阿迦嚧香》由五个汉字组成:
《阿迦嚧香》这个词是从梵语中引入到汉字中的。它在佛教经典中有所提及,是佛教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香料名称。
《阿迦嚧香》的繁体字为「阿迦嚧香」。
在古代,汉字《阿迦嚧香》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嚧」字在古时候写作「罏」,「迦」字写作「加」。整体来说,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更为繁复。
以下是一些使用《阿迦嚧香》的例句:
与《阿迦嚧香》相关的组词有:
《阿迦嚧香》的近义词有:熏香、香料。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