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錯錣的意思、錯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錯錣的解釋

頂端有針刺的馬鞭。錯,通“ 策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鉤飾在前,錯錣在後。” 陳奇猷 集釋引 松臯圓 曰:“錯、冊并宜讀為策……《列子釋文》引 許慎 雲:‘錣,馬策端有利鋒,所以刺不進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錯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錯錣”讀作cuò zhuì,指頂端帶有針刺的馬鞭。其中,“錯”是通假字,通“策”(馬鞭);“錣”指鞭子頂端的鐵刺,用于刺馬以驅策。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鉤飾在前,錯錣在後。” 此句描述的是古代駕車時,前有鈎飾,後置帶刺的馬鞭以控馬。

  3. 結構解析

  1. 用途與功能
    這種帶刺的鞭子用于驅策馬匹,通過刺擊使馬因疼痛而加速或調整方向,屬于古代馭馬工具的一種特殊設計。

總結來看,“錯錣”是古代馬具術語,結合了“策”的驅策功能與“錣”的刺擊特性,反映了古代對駕馭工具效用的精細化設計。

網絡擴展解釋二

錯鑼的意思

錯鑼(cuò luó)指的是銅制的樂器,通常被用于打擊樂隊伍中,發出明亮的聲音。錯鑼在中國傳統音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于慶祝活動、節日慶典和戲曲表演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錯(cuò)的部首是钅(金),共有11個筆畫。

鑼(luó)的部首是钅(金),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錯鑼的來源較為明确,早在秦漢時期,樂器類别中就有了「錯畫」的記載。「錯畫」是由錯和畫兩個字組成,表示了用錯錘子敲擊在銅闆密布的小穴上所繪制成的圖案,後來因為這種樂器常用的鑼就用「錯鑼」來稱呼。

在繁體中,錯鑼一詞的寫法仍然保持着「錯鑼」的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錯鑼」一詞常使用「錯鑼」的寫法。在隸書、篆書等字體中,字形更加古樸,但是發音和意義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我們在慶祝活動中用錯鑼奏響了歡快的樂曲。

2. 表演開始時,鑼聲響起,吸引了觀衆的注意力。

3. 那位鼓手技藝高超,輕輕一擊,錯鑼發出悅耳的聲音。

組詞

- 鼓鑼(gǔ luó)

- 鑼鼓喧天(luó gǔ xuān tiān)

- 鑼鼓敲響(luó gǔ qiāo xiǎng)

近義詞

- 鑼鼓(luó gǔ)

- 鑼(luó)

- 铙(náo)

- 鼓(gǔ)

反義詞

暫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