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錯錣的意思、錯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錯錣的解釋

頂端有針刺的馬鞭。錯,通“ 策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鉤飾在前,錯錣在後。” 陳奇猷 集釋引 松臯圓 曰:“錯、冊并宜讀為策……《列子釋文》引 許慎 雲:‘錣,馬策端有利鋒,所以刺不進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錯錣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曆史語義角度解析。《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為"以鐵蒺藜裝飾馬首"的古代馬具。詞素"錯"取《說文解字》中"金塗也"的裝飾義項,指金屬鑲嵌工藝;"錣"據《玉篇》考釋特指馬策頂端的鐵刺。

該詞最早見于《淮南子·氾論訓》:"錯錣連镳",高誘注解說解為"以鐵鍱錣飾镳"的禦馬裝置。在《史記·匈奴列傳》司馬貞索隱中,進一步說明這是秦漢時期戰馬的防護裝備,兼具防禦與威懾功能。

現代漢語研究中,王力《古代漢語常識》指出該詞屬于"器物類偏正複合詞",反映了古代軍事器具的工藝特征。具體形制可參考《中國古代車馬器》考古報告,實物可見錯金銀工藝與鐵刺結合的制作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錯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錯錣”讀作cuò zhuì,指頂端帶有針刺的馬鞭。其中,“錯”是通假字,通“策”(馬鞭);“錣”指鞭子頂端的鐵刺,用于刺馬以驅策。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鉤飾在前,錯錣在後。” 此句描述的是古代駕車時,前有鈎飾,後置帶刺的馬鞭以控馬。

  3. 結構解析

  1. 用途與功能
    這種帶刺的鞭子用于驅策馬匹,通過刺擊使馬因疼痛而加速或調整方向,屬于古代馭馬工具的一種特殊設計。

總結來看,“錯錣”是古代馬具術語,結合了“策”的驅策功能與“錣”的刺擊特性,反映了古代對駕馭工具效用的精細化設計。

别人正在浏覽...

鼻液伯國不避艱險不懲倉黃場屋朝市川原丹鳳眼帝羓蔸種額林恩戚房狀幡子佛境佛廬公市國子祭酒函封荒昧講座兼攝劫制羁絡頸聯禁旅空中書連環馬練巾龍關亂飛路殿率野旅遊鞋梅杖廟田明媚岷邛憫歎鬅頭垢面僻論疲甿親蠶清審侵雜祁僮沙木深空曙霞頌聲土鼈頽累相道象戲銷價小組長謝館秦樓西曆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