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zhou dialect] 蘇州話,也指昆曲中用蘇州話的道白
(1). 蘇州 話。 魯迅 《南腔北調集·題記》:“真的,我不會說綿軟的 蘇 白。”
(2).昆曲中用 蘇州 話說的道白。如昆曲《十五貫》中 婁阿鼠 的道白,即蘇白。
(3). 蘇轼 和 白居易 的并稱。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一:“予時與韻人禪衲徜徉六橋,觀者如堵,俱歎 西湖 千載以來未有。當時 蘇 白 風流,意想不及,此人情喜新之談。”
“蘇白”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指蘇州地區的方言,屬于吳語的一種分支,以發音綿軟、語調婉轉著稱。例如魯迅在《南腔北調集·題記》中提到:“我不會說綿軟的蘇白”。這種方言在文學和戲曲中常被用于體現地域特色。
特指昆曲表演中使用蘇州話的念白形式,多見于丑角或特定角色。例如昆曲經典劇目《十五貫》中,婁阿鼠的道白即采用蘇白,通過方言增強人物形象和戲劇效果。
曆史上将宋代文學家蘇轼(蘇東坡)與唐代詩人白居易并稱為“蘇白”,兩者均以詩詞風格通俗曉暢、關注民生著稱。清代學者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曾提及此并稱,并評價其文學影響力。
注意: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或戲曲細節,可參考《十五貫》劇本或吳語研究文獻。
《蘇白》是一個常用詞彙,可以指代人的名字,也可以指代蘇州和白色。
《蘇白》的兩個字都有自己的部首和筆畫:
蘇字的部首是艸,總計有11畫。
白字的部首是日,總計有5畫。
《蘇白》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文化和曆史,是在古代廣泛使用的字詞。
《蘇白》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蘇白」。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規範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古人的寫法,蘇字的寫法為「蘇」,白字的寫法為「白」。
這裡提供一些使用《蘇白》的例句:
1. 他的名字叫做蘇白。
2. 我喜歡粉色和蘇白色。
3. 我想去蘇州旅行,看看那裡的蘇白建築。
使用《蘇白》作為組詞的示例:
1. 蘇白衣:指代一種蘇白色的衣物。
2. 白蘇:指代蘇州的别稱。
與《蘇白》有相似意義的詞彙:
1. 白色:指代純潔、明亮的顔色。
2. 蘇州:一個中國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
與《蘇白》意義相反的詞彙:
1. 黑暗:指代光線不明亮的狀态。
2. 污染:指代髒亂、有害物質的存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