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割斷的意思、割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割斷的解釋

(1) [sever]∶通過幹預使…分開或分隔

割斷關系

(2) [cut off]∶用有刃的器具切開

割斷電話線

詳細解釋

(1).專斷;決斷。 漢 張竦 《為陳崇草奏稱莽功德文》:“ 霍光 即席常任之重……朝之執事,亡非同類,割斷歷久,統政曠世。”《後漢書·循吏傳·王渙》:“為太守 陳寵 功曹,當職割斷,不避豪右。”《梁書·孔休源傳》:“神州都會,簿領殷繁, 休源 割斷如流,傍無私謁。”

(2).切斷;斷絕。《三國志·魏志·劉晔傳》:“然親疏之數,遠近之降,蓋有禮紀,所以割斷私情,克成公法,為萬世式也。” 毛6*6*《中國共6*6*黨在民族戰争中的地位》:“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曆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割斷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割斷在漢語中是一個動詞,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字面本義

    指用刀具等利器将物體截斷或分開。強調通過外力使原本連續的物體分離成兩部分或更多部分。例如:“割斷繩索”“割斷電線”。該釋義源于“割”的本義(用刀分解物體)與“斷”的結果(分離狀态)結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将“割斷”解釋為“截斷;切斷”。

  2. 抽象引申義

    引申為徹底斷開事物之間的關聯、聯繫或連續性。常用于描述中斷關系、曆史、血脈、思緒等抽象概念。例如:“割斷親情”“割斷曆史脈絡”。此用法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收錄為“切斷,斷絕”。

  3. 特殊對象搭配

    在特定語境下,“割斷”可專指切斷具有連接或傳導功能的實體(如繩索、電纜、管線)或抽象紐帶(如經濟聯繫、法律關聯)。《應用漢語詞典》指出其強調“使不再相連”的結果。


權威引用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線上版鍊接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應用漢語詞典》. ISBN 978-7-100-03499-1.

網絡擴展解釋

“割斷”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指通過外力将物體分割或切斷,也可比喻中斷某種聯繫或關系。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1. 物理層面:用工具(如刀、剪等)将物體截斷。例如:“割斷繩索”“割斷電話線”。
  2. 抽象層面:比喻終止或斷絕某種關聯。例如:“割斷曆史”“割斷私情”。

二、詳細解釋

  1. 切斷與分離

    • 強調通過動作使原本一體的物體分開,如“割斷繩子”“割斷電源”。
    • 在抽象語境中,多用于描述關系的中斷,如“割斷聯繫”“割斷情感紐帶”。
  2. 曆史與文獻中的用法

    • 古代文獻中,“割斷”還可表示“決斷”或“專斷”。例如《三國志》中“割斷私情,克成公法”。
    • 現代用法更側重“切斷”的物理或抽象意義,古義較少使用。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例句與用法

  1. 物理切斷
    “他用刀割斷了纏繞的漁網。”
  2. 抽象斷絕
    “曆史無法割斷,文化需要傳承。”
  3. 古義示例
    “割斷私情,以成公法。”(《三國志》)

“割斷”既可用于具體物體的分割(如繩索、線路),也可用于抽象關系的終止(如情感、曆史)。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現代漢語中更常用“切斷”義。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敗羣伴大夜幫教邊羨查點瞋視螭階觸意粗莽鄧橘墊沃鍍鋅鐵二司梵呗鳳翥龍蟠扶傾濟弱浮譚脯饩敷衍搪塞供役桂琴國夫人漢陰宏猷灰白揮霍無度毀軍賤累交番仗家業緝緝老炮兒邋遢貨理考沴烖理緻馬放南山炮牂钤下氣沖鬥牛輕險秋原人勝人文主義瑞聖花山燈身首檀主童第周通宵守夜退班吞爻歪道逶麗文山閑麗閑欺羨盈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