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軀幹和頭顱。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 晉 潘嶽 《西征賦》:“分身首於鋒刃,洞胸腋以流矢。”
(2).指身體。《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元來昨夜那婦人身首,已斫做三段,鮮血橫流,熱腥撲鼻。”
(3).借指生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郭淮 ﹞乃命左右追夫人還,於是文武奔馳,如徇身首之急。”
(4).指魁梧高大的身材。 宋 王溥 《五代會要·京城諸軍》:“選武藝超絶及有身首者,分署為殿前諸班。”
“身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釋,綜合搜索結果,具體如下:
軀幹和頭顱
這是最基礎的釋義,指人體的主幹部分與頭部。例如漢朝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中“身首被梟懸之誅”,即描述軀幹與頭顱分離的刑罰;晉代潘嶽《西征賦》也提到“分身首於鋒刃”,強調身體被兵器分割的場景。
泛指身體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身首”可代指整個身體。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記載“婦人身首,已斫做三段”,此處“身首”即指完整的軀體。
借指生命
該詞常通過身體象征生命存續。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中“如徇身首之急”,即以“身首”比喻性命安危,突顯緊急情境下的求生狀态。
形容魁梧身材
部分文獻中,“身首”還用于描述高大健壯的體态,如“指魁梧高大的身材”。這一用法多見于古典文學,強調人物的外在形象特征。
補充說明:
《身首》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它表示一個人的頭和身體。
根據《康熙字典》,《身首》的部首是「身」,總共有10個筆畫。
《身首》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它是一個比喻的用法,表示一個人的頭和身體分離開來。
《身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身首」。
古代的漢字寫法較為繁複,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在《身首》的過去寫法中,有時會将「身」字寫作「⺅」或「月」,「首」字寫作「首」或「者」。
1. 他在車禍中不幸身首異處。
2. 為了示威抗議,示威者将政府大樓的玻璃砸破,房子的外牆就像身首分離了一樣。
組詞:身長、身高、身材、身影、身世
近義詞:頭身、頭頸、身體
反義詞:完整身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