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炮兒原為老泡兒,北京俚語,在北京話中,專指提籠遛鳥,無所事事的老混混兒。
過去老百姓口中的老泡兒,常指性格暴烈、行為混蛋的混混,微含貶義!今天引伸的老炮兒,更多的指向是在某一行業曾經輝煌過的中老年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尊和技藝,受人尊重,為褒義詞!
“老炮兒”是北京方言中的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時代演變而擴展,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老炮兒”從貶義的混混稱謂發展為褒貶并存的複雜詞彙,既保留了市井底色,又被賦予文化深度,體現了語言隨社會觀念變遷的活力。
《老炮兒》是一個中國俚語,指的是那些身經百戰、經驗豐富、見多識廣、老練而有威望的人。這個詞源于北京方言,現已流行到全國各地。
根據《康熙字典》,《老炮兒》的拆分部首為火(火字旁),共計13劃。
《老炮兒》這個詞最早是用來形容炮手的。在古代戰争中,炮兵部隊有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們操控火炮娴熟,并且在戰場上表現出色。因此,這種有經驗的炮手被戰友們稱為《老炮兒》。
到了近代,這個詞開始用于形容各行各業中的經驗豐富、老練的人,而不僅僅局限于軍事領域。
《老炮兒》的繁體寫法為「老炮兒」。
古時候,《老炮兒》這個詞的寫法和現在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我請了一個老炮兒的導遊,他帶我遊遍了整個城市。
2. 這位醫生是個很有經驗的老炮兒,他治療我的病非常有效。
1. 老炮兒風範
2. 老炮兒态度
3. 老炮兒眼光
1. 老手
2. 老兵
3. 老油條
1. 菜鳥
2. 新手
3. 生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