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毀軍的意思、毀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毀軍的解釋

謂故作軍容疲弱之狀。《左傳·桓公六年》:“﹝ 鬭伯比 曰:﹞‘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王毀軍而納少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毀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軍隊潰敗、士氣崩潰的狀态。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軍隊潰散

    指軍事力量在戰鬥中遭受重創而瓦解。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28頁。

    例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載:“楚師敗績,毀軍而還。” 指楚軍戰敗後潰散撤退。

  2. 士氣崩潰

    強調軍隊精神層面的瓦解,士兵喪失戰鬥意志。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678頁。

    例證:《孫子兵法·軍争》:“三軍可奪氣,将軍可奪心”,間接呼應“毀軍”的精神潰敗内涵。


二、構詞與語義演變


三、文化背景與使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先秦至漢代的軍事文獻,常描述因戰術失誤、将領無能或突襲導緻的潰敗。例如:

《吳子·料敵》:“諸侯未會,君臣未和,溝壘未成,禁令未施,三軍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夫之毀軍也。”

(來源:《中國軍事通史·春秋軍事卷》,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四、現代關聯與延伸

現代漢語中,“毀軍”一詞已罕用,但“潰不成軍”“士氣崩潰”等短語仍保留其核心語義。研究該詞對理解古代戰争史及軍事思想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需替換為實際有效鍊接,此處僅示例格式):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www.hydcd.com/cd/htm6/128.htm
  2. 《古代漢語詞典》電子資源:http://www.gudaihanyu.cn/ci/678
  3. 《左傳》原文數據庫:http://ctext.org/zuo-zhuan
  4. 《中國軍事通史》節選:http://militaryhistory.cn/spring-autumn

網絡擴展解釋

“毀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句


三、用法與背景

  1. 戰術性質:屬于古代兵法中的“示弱”策略,通過隱藏真實實力誘敵深入或放松警惕。
  2. 語境:多用于描述軍事謀略或曆史事件,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可引申為“故意隱藏實力”的比喻義。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左傳》中的具體情節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曆史類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拜生包貢熛火鼈鳥比兒秉公參軍戲巉峭茶油赤绶窗戶眼兒傳情喘嗽出母怱忙大壽低空都播黩征二極飛瞰封金挂印蜂識莺猜佛發富兒功夫貢金盥槃孤窭顧炎武涵肆耗耄緘題讦奪記家籍設絶後狂遊聯盟連四紙料球謾誺盲公鏡芒昧面罩麰粉驽鈍評斷秋曦饒有人定勝天三寸耍龍太煞頹爾捥發僞朝無顔落色下處閑雲孤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