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弱攻昧的意思、兼弱攻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弱攻昧的解釋

兼并弱國和攻取政治昏亂之國。《書·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孔 傳:“弱則兼之,闇則攻之,亂則取之,有亡形則侮之,言正義。”《晉書·石勒載記上》:“然後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則羣兇可除,王業可圖矣。”《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龐統 笑曰:‘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宜從權變。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 湯 武 之道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兼弱攻昧”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iān ruò gōng mèi,其核心含義是兼并弱小的國家,攻擊政治昏昧的政權。以下是詳細解釋:


語義解析

  1. 字面拆分:

    • 兼弱:兼并弱小的國家或勢力(“兼”指兼并,“弱”指弱小)。
    • 攻昧:讨伐昏聩、愚昧的君主或政權(“昧”指昏昧、政治混亂)。
  2. 核心思想: 主張通過兼并弱小和讨伐昏昧的方式擴張勢力,體現古代政治中“弱肉強食”的權謀策略。


出處與用法


應用場景

  1. 曆史語境:多用于評價春秋戰國、三國等亂世中的國家擴張行為。
  2. 現代引申:可類比商業競争中的兼并弱小微企業、打擊管理混亂的對手(但需注意,此為引申義,原義特指政治軍事)。

相關成語與對比


權威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背景或例句,可查閱《尚書》及《三國演義》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兼弱攻昧》的意思

《兼弱攻昧》是一句成語,意為在弱的狀态下敵人進攻,自己則迷惑敵人。這句話意指在表面上處于弱勢的情況下,運用靈活的策略、僞裝和巧妙的手段,達到迷惑對方、消耗對方實力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兼弱攻昧》的中文傳統部首拆分如下:

兼(八 + 兒):部首為八,總筆畫為12

弱(弓 + 力):部首為弓,總筆畫為10

攻(攴 + 爻):部首為攴,總筆畫為7

昧(日 + 隹):部首為日,總筆畫為9

來源

《兼弱攻昧》一詞出自《戰國策·楚策五十四》。原文為:“夫兼弱攻昧,豫據難擊,美田分散,而車數日行,父子弟帥其事也。”這句話描述了當時楚國兵力不足以與敵人正面交戰時,應采用兼并弱軍、攻打敵人的隱蔽處或迷惑對方的策略。

繁體

《兼弱攻昧》的繁體寫法為《兼弱攻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

攻(攴 + 方 + 口)

昧(日 + 罒)

例句

他雖然外表看起來軟弱,但他善于運用兼弱攻昧的戰略,在全球競争中占得上風。

組詞

- 兼收并蓄

- 弱肉強食

- 攻城略地

- 昧心兼念

近義詞

- 兼容并蓄

- 曲意逢迎

- 調虎離山

- 抛磚引玉

反義詞

- 徹底正面攻擊

- 明辨是非

- 刀槍不入

- 不欺暗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