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蕉書的意思、蕉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蕉書的解釋

以芭蕉葉代紙作書。 宋 黃庭堅 《戲答史應之》詩之三:“更展芭蕉看學書。” 任淵 注引 周越 《法書苑》:“ 陸羽 作《懷素傳》曰:貧無紙可書,常於故裡種芭蕉萬餘,以供揮灑。” ********* 《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師》詩:“明朝欲待遊仙去,自草蕉書約老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蕉書”為漢語中罕見用詞,目前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均未收錄獨立詞條。從單字構成分析:

  1. “蕉” 本義指芭蕉科植物,《說文解字》注“生枲也”,後引申為蕉葉書寫載體。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古代用蕉葉作簡牍替代品。
  2. “書” 甲骨文字形為手持筆狀,《爾雅·釋言》定義為“載也”,指文字記錄載體。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詳述書冊形制演變。
  3. 組合義推測:可能指古代以蕉葉為載體的文獻,類似“貝葉經”形式。唐代劉恂《嶺表錄異》記載交州人用芭蕉葉“書字記事”。此用法多見于嶺南地區文獻記錄,屬特殊書寫文化遺存。

網絡擴展解釋

“蕉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綜合分析:

一、主流解釋:以芭蕉葉代紙書寫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文人用芭蕉葉代替紙張進行書寫的行為。這一用法多見于詩詞典故,例如宋代黃庭堅在《戲答史應之》詩中提到“更展芭蕉看學書”,注解引用了陸羽《懷素傳》的記載:唐代書法家懷素因家貧無紙,曾種植大量芭蕉,取葉練字。

  2. 文化背景
    該用法常與文人清貧治學的形象關聯,體現古代書寫材料的多樣性。近代作家郁達夫在《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師》中也借“自草蕉書”表達雅趣。


二、争議性解釋:竹簡書籍

部分資料(如)提出“蕉書”指竹簡制成的書籍,并稱由南朝蕭統發明。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辭書,且“蕉”字在《說文解字》中本義為“生麻”,竹簡通常稱“簡”而非“蕉”,因此可能為現代誤傳。


總結與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百歲标牌碧水踩草鈔校赤留兀剌逴遠疵累大衄典切地鼈低抑洞子貨笃定泰山堆谷場發軵忿塞伏讀覆族篝衣顧惠黑竹紅燈記剪棄堅如盤石進門盞緊俏金粟尺九叩即心即佛氪燈坑壕老而不死楞小子鱗翮履痕滿腔子僶俛谟畫南歐排墜漂泊翲忽破賺竊位蛩蛩巨虛揉挪沈墨受禅台條辨灣澴痿厥蚊蠅五細遐甸湘弦骁騎營悉達陀喜封醯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