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阳池的意思、高阳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阳池的解释

池名。在 湖北 襄阳 。原是 汉 侍中 习郁 于 襄阳 岘山 养鱼之所。 晋 山简 镇 襄阳 ,名之曰 高阳池 ,盖取 郦食其 高阳 酒徒之意。《晋书·山简传》:“ 简 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 习氏 , 荆 土豪族,有佳园池, 简 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阳池 。时有童儿歌曰:‘ 山公 出何许,往至 高阳池 。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宋 曾巩 《高阳池》诗:“ 山公 昔在郡,日醉 高阳池 。”参见“ 高阳酒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阳池,本指中国湖北省襄阳市岘山南麓的一处古代园林池塘,后成为文人雅聚、纵酒放达之地的代称。其文化内涵源自魏晋名士山简的典故,具有特定的历史与文学意象。

一、本义考释

高阳池原名“习家池”,为东汉习郁所建。据《襄阳记》载,此处“有白马泉,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上置钓台、苑囿”。西晋山简镇守襄阳时,常于此宴饮,自号“高阳酒徒”,遂得名“高阳池”。其地理属性明确,属古代贵族园林建筑遗存。

二、典故演化

山简任征南将军期间,每至池畔“辄醉而归”,童谣讽曰:“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襄阳记》。这一行为被赋予两层文化含义:

  1. 名士风流象征:体现魏晋士人任诞不羁的生活态度
  2. 政治隐喻载体:暗喻乱世中借酒避祸的生存智慧

三、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古迹名。在今湖北襄阳。晋山简镇襄阳,常临此池饮,每醉而归。” 此定义包含三重要素:

四、文学意象流变

唐宋诗词中,“高阳池”转化为典型文学符号:

文化注:高阳池与兰亭、金谷园并称中古三大雅集胜地,其特殊性在于将酒德精神融入园林美学,形成“醉态山水”的审美范式(《六朝园林文化研究》P174。


来源依据

  1. 《襄阳耆旧记校注》习凿齿撰 舒焚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
  2. 《汉语大词典》第12册 P.387(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中国文学意象发展史》吴晟著(人民出版社)
  4. 《六朝园林文化研究》赵厚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高阳池”是古代湖北襄阳的一处著名园林景观,其含义与历史背景如下:

1.地理位置与起源

高阳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的凤凰山南麓(今习家池所在地),最初为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所建,是其私家园林中的养鱼池。西晋永嘉年间,镇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在此饮酒游乐,因仰慕秦末名士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的豪放,将此地命名为“高阳池”。

2.文化典故与别名

3.历史地位

4.现代遗存

现为湖北襄阳重要古迹,保留汉代园林风貌,包含钓鱼台、凤泉馆等景观,兼具历史与自然价值。


高阳池既是汉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也因山简的典故成为酒文化与文人雅集的象征,在中国园林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独特地位。

别人正在浏览...

百脚白石脂卞毅齿齿锤鑪窜红粗劣鹾使蹬脱傎倒掉刀隄繇东不拉督録返视封圭奋励爟烽鬼风疙瘩过却毫不在乎槐简撝呵几何图形矜奋惊恍京鱼几年金声玉润爵主剀讽筷子六情流铄笼籞鹿塞妈拉巴子没关系酿瓮逆耳槃槃烹鬺千里之任趣话三雄省称蛇皮使典诗文疏记笥椟四封通平头陀徒与蓊蔼物命乌阳笑讪协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