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災害。《墨子·尚同中》:“五穀不孰,六畜不遂,疾菑戾疫,飄風苦雨薦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
“疾菑”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ízī,其含義和結構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以核實具體用例。
《疾菑》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心情憂郁或者煩惱的情緒。它可以用來形容内心不輕松、困擾或者受苦的狀态。
《疾菑》的部首是“疒”和“艹”。其中,“疒”通常作為表示與疾病相關的部首,而“艹”則是一種常見的偏旁,表示與植物相關的概念。
拆分後,《疾菑》共有15個筆畫。它的結構是由“疒”和“艸”組成,上面是部首“疒”,下面是義符“艸”,整體形狀呈現出艸字在疒字上方3畫的樣子。
《疾菑》起源于古代漢字,最早可追溯到《說文解字》,是由古代文字演變而來的。
《疾菑》的繁體字是「疾菑」,與簡體字書寫形式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可能存在一些和現代寫法有所不同的情況。然而,對于《疾菑》而言,其寫法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沒有明顯的差異。
1. 他最近埋頭工作,一直處于疾菑的狀态。
2. 她的心情猶如《疾菑》般沉重,需要一段時間來平靜下來。
1. 疾病:指人體突然發生的嚴重疾病。
2. 痛苦:表示身心受到劇痛的感受。
3. 憂郁:指心境沉重,情緒低落的狀态。
1. 憂愁:形容心情沉悶、困擾的狀态。
2. 焦慮:指擔憂、緊張、憂慮的情緒。
3. 哀傷:表示悲痛、憂傷的心情。
1. 舒暢:指心情愉悅、輕松的狀态。
2. 宜人:表示心情愉快、令人愉悅的情況。
3. 歡暢:指心情愉悅、快樂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