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馬的意思、曹馬的詳細解釋
曹馬的解釋
(1).指 魏 晉 。 魏 為 曹氏 , 晉 為 司馬氏 ,故雲。《北齊書·文宣帝紀》:“洎兩 漢 承基, 曹 馬 屬統,其間損益,難以勝言。”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昔大道為公,以能而授,故 堯 咨爾 舜 , 舜 以命 禹 。自 曹 馬 已降,其取之也則不然。”
(2). 三國 魏 曹真 、 晉 司馬懿 的并稱。《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又詔加公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蕭 傅 之賢, 曹 馬 之親,兼之者公也。” 呂延濟 注:“ 曹真 , 魏太祖 族子也, 明帝 即位遷大司馬,入朝不趨。 司馬宣王 得乘輿上殿。今言 竟陵 ……親則如 曹 馬 二者。”
詞語分解
- 曹的解釋 曹 á 等,輩:爾曹(你們)。吾曹。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 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姓。 筆畫數:; 部首:曰; 筆順編
- 馬的解釋 馬 (馬) ǎ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别人行動)。 大:馬蜂。馬勺。 姓。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曹馬”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指代魏晉兩朝
該詞常用于指曹魏政權(魏)與司馬氏建立的晉朝,因魏的統治者姓曹(如曹操家族),晉的統治者姓司馬,故合稱“曹馬”。例如《北齊書》中提到“曹馬屬統”,即指兩漢之後由曹氏、司馬氏相繼建立的政權。唐代劉知幾的《史通》也以“曹馬”代指魏晉時期的權力更疊。
二、特指曹真與司馬懿
“曹馬”還可指三國時期魏國的曹真與晉朝的司馬懿。兩人均為軍事重臣,曹真曾官至大司馬,司馬懿則是晉朝奠基者,故并稱“曹馬”。例如《文選》注疏中提到“曹馬之親”,即指兩者的權勢地位。
補充說明
- 常見誤讀:部分解釋誤将“曹馬”與曹操、馬超關聯,但權威曆史文獻中并無此用法。
- 使用場景:該詞多出現于史書或文學評論中,用于概括魏晉時期的政治變遷或權臣影響力。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北齊書》《史通》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曹馬,一個常見的詞彙,它的含義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讨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曹馬的部首是馬,筆畫數為10。
來源:曹馬這個詞最早出現于古代漢語中,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快速行動,如飛馳或奔跑。它源自于曹操和馬超這兩位古代曆史人物的名字,代表着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勇形象和出色的軍事才能。
繁體:曹馬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曹馬這個詞的寫法和現在基本保持一緻,沒有明顯的區别。
例句:他像曹馬一樣奔跑到終點線上。
組詞:曹馬可以與其他詞彙搭配以形成不同的意思和表達方式。例如:曹操、賽馬、馬車等。
近義詞:其他可以替代曹馬的近義詞包括飛奔、疾馳、飛馬等。
反義詞:與曹馬相反的詞彙包括緩慢、慢行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隨時向我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