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吝愛的意思、吝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吝愛的解釋

猶鄙吝。過分吝啬。《晏子春秋·問下二三》:“積多不能分人,而厚自養,謂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養,謂之愛。故夫嗇者,君子之道;吝愛者,小人之行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吝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全面理解:

一、基本釋義
指對人或事物表現出過分的吝啬與不舍,既包含物質上的小氣(如不願分享財物),也包含情感上的冷漠(如對親友缺乏關愛)。該詞由“吝”(吝啬)和“愛”(珍視)組成,表面矛盾卻暗含“因過度珍惜而顯得自私”的貶義色彩。

二、古典文獻溯源
《晏子春秋·問下二三》中區分了“吝”與“愛”:“積多不能分人而厚自養,謂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養,謂之愛。” 即過度囤積是“吝”,既不自用也不分享則是“愛”,兩者結合形成“吝愛”,被歸為“小人之行”。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1. 物質層面:如“他對藏書吝愛至極,連家人也不許觸碰”。
  2. 情感層面:如“父母若吝愛關懷,易使子女感到孤獨”。
  3. 引申批判:常用于批評自私自利的行為,如“吝愛權力者終失人心”。

四、相關辨析

五、語言結構
“吝”為形聲字,從口、文聲,本義指顧惜財物(《漢典》),後引申為情感層面的過度節制。與“愛”組合後,形成矛盾修辭,強化了批判性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吝愛

吝愛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一個人對于愛情、感情、關懷等方面表現得吝啬、勉強或者不夠大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吝愛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心,并且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吝愛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君子偕老》這首古詩之中:“何以畏君子,婉如也君子。”其中“婉如也君子”這一句描寫了一個相愛的夫妻之間關系的深厚,而“婉如”這個詞意為溫順、柔和,後來引申為舍得、大方的意思。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吝愛也經常出現。

繁體

吝愛的繁體字為吝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吝愛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恡愛,其中“恡”為“吝”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對自己的孩子非常吝愛,從不給予太多關注和愛護。

2. 她對他盡管懷有深深的吝愛之情,卻沒有勇氣表達出來。

組詞

吝愛可以組成其他相關的詞彙,例如吝啬、愛憐、愛惜等。

近義詞

吝愛的近義詞包括:節儉、吝啬、小氣。

反義詞

吝愛的反義詞包括:豪爽、大方、慷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