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高卲 ”。高尚美善。《隸釋·漢堂邑令費鳳碑》:“辭位讓材,行義高卲,卓不可及。”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先賢士女總贊上》:“忠臣孝子,烈士賢女,高劭足以振玄風,貞淑可以方蘋蘩。”《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或履道廣流,秉德沖邈;或雅量高劭,風鑒明遠。”
“高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高劭”讀作gāo shào,意為高尚美善,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行為或風範的卓越與美好。該詞亦寫作“高卲”。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于人物評價,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文言色彩較濃的語境中。需注意與同音詞“高卲”的異形關系。
高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高”和“劭”,總共包含12個筆畫。根據字典的解釋,高劭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才能出衆。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至少可以追溯到《漢書·藝文志》中。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高劭以繁體字呈現,具體的寫法為「高」的下面加上「若」,「劭」的字形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
以下是高劭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高劭相關的詞彙:
綜上所述,高劭是一個形容人品德高尚、才能出衆的詞語。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寫法,以繁體字形式出現。高劭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優秀品質和才能,并可以與一些相關的詞彙進行組合、對比和類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