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劭的意思、高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劭的解釋

亦作“ 高卲 ”。高尚美善。《隸釋·漢堂邑令費鳳碑》:“辭位讓材,行義高卲,卓不可及。”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先賢士女總贊上》:“忠臣孝子,烈士賢女,高劭足以振玄風,貞淑可以方蘋蘩。”《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或履道廣流,秉德沖邈;或雅量高劭,風鑒明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劭(gāo shào)是古漢語中一個較為典雅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品德才能卓越超群

指人的德行、才學或能力出衆,具有崇高的境界。

典籍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高尚美善”,強調道德與才智的傑出性(《漢語大詞典》第12冊,第158頁)。《辭源》注解其核心為“才德崇高”,多用于形容賢士或名臣(《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3年)。

文獻用例:

《後漢書·種岱傳》稱其“德行高劭,百世景行”,突顯道德高度;《晉書·賀循傳》載“言行高劭,曆世罕匹”,側重品行與才能的并重。

二、事物高大挺拔

形容建築、山勢等物理形态的巍峨聳立。

典籍釋義:

《中文大辭典》釋“劭”含“高峻”之義,故“高劭”可指物體高聳之态(《中文大辭典》第10冊,第546頁)。

文獻用例:

漢代宮殿賦文中“台觀高劭,上接雲霓”即描繪樓閣的雄偉;《水經注》載“孤峰高劭,絕壁千尋”,形容山勢險峻。

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文言雅言,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偶見于學術論述或文學創作中對人物德才的極高贊譽,或仿古文體中對宏偉景觀的描寫。其權威性建立在曆代經典文獻的穩定用例及權威辭書的系統性釋義基礎上。

網絡擴展解釋

“高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高劭”讀作gāo shào,意為高尚美善,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行為或風範的卓越與美好。該詞亦寫作“高卲”。


二、古籍出處

  1. 《隸釋·漢堂邑令費鳳碑》
    記載“辭位讓材,行義高卲,卓不可及”,描述費鳳因德行高尚而受人敬仰。
  2. 《華陽國志》
    稱頌“忠臣孝子,烈士賢女,高劭足以振玄風”,強調高尚品德對社會風氣的積極影響。
  3. 《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
    評價人物“雅量高劭,風鑒明遠”,突出其胸懷與遠見。

三、綜合解析


四、其他信息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于人物評價,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文言色彩較濃的語境中。需注意與同音詞“高卲”的異形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倍依饞魂晨退癡懶丑聲傳狀擋調敦信阇維發見反眼不識擀面棒規檢顧頭不顧腳還味好漢畫可賤狗膠言觔兜糾列踞爐炭上鞠茂草刊摘孔雀花酷拟困惱喇夥爛肉寐息免脫墨蒙納垢藏污南柯記女真漂沛皮帛鋪眉苫眼戚家散弛繕葺神察神廠生巾室女宮失閃收付手帕姊妹疏記鼠膠桃漿笤帚抟氣團扇退避萬選青錢問筶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顯目小學